玄夜臨風淚雨行--悼吾師張仁青先生 

宋滌姬 |2010.03.28
5097觀看次
字級


老師過世已三年,諄諄教誨時時浮現眼前。

揚芬樓的叮囑

回想當年在高雄中山大學就讀碩士班時,得知國寶級的駢文家張仁青教授在本校任教,便跟著老師學習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並請求老師擔任我的指導教授。老師看著我說:「你文字太笨,我只能教你研究駢文,不能教你寫駢文。」我趕緊道謝,感恩老師明知我是個笨學生還願意收入門牆。
放暑假前,老師提及新的學年將到香港講學一年,要我們這些弟子們一放暑假就到揚芬樓來。揚芬樓是老師位於台北的書齋。一進門書香撲鼻,好些讓我們踏破鐵鞋也找不著的書籍,竟然出現眼前,便順手拿起來看。老師笑咪咪地看著我們,說:「我的書一次都買三本,一本我自己要用,一本借給我的學生用,還一本是用來預備,如果還有其他同學需要同一本書,就可以拿來影印。」老師接著帶我們來到放影印機的地方,教我們如何操作。又指著桌上一個放滿錢幣的大陶缽說:「你們北上找資料時,如果缺少零錢,就自己拿裡面的錢用。」
這時我的眼光看到牆上掛幅老師的墨寶,上面題詩:
  蒼狗白雲天未荒,
  黔陽路遠費思量,
  情恩似海從難忘,
  玄夜臨風淚兩行。
我問老師:「這首詩是懷念太師母嗎?」
老師沉思了好一會,神情嚴肅地說:「很多人疑惑:像我這樣一個單身漢,為何能深刻闡釋李義山無題詩的幽微?其實我經歷過深刻的情感,只是對方選擇出國,漸漸便斷了音訊。這首詩寫我對這段情的回憶。」說著說著,老師又陷入沉思之中。
這時管家來了,老師為我們相互介紹,對我們說:「我不在時,你們需要用這裡的資料,就請管家來幫你們開門。」
我們跟老師告辭,老師發給我們一人一支表及一張照片,說:「手表警惕你們要珍惜時間,看到照片就像我在旁邊督促你們一般。」又說:「我的願望是當『博士之父』,你們一定要認真學習,往博士之路努力。」

病房的身影

一年後,我已修足學分,只剩論文的撰寫。此時一邊從事國中教職,一邊撰寫論文,間隔一、二月才電話向老師報告進度。一天,博士班的學長告知老師住院了。我趕緊到醫院探望,才知道,這已是老師第二度住院了。第一次住院是因為盲腸炎開刀,本來醫生吩咐,需住院一星期,不可亂動。但老師記掛著還未上的課程,只住院三天,就匆匆返校授課,引發傷口迸裂,二度住院,這次醫生交代必須住院兩星期。
老師見到我,詢問論文進度,得知我已進行要一半,便說:「你去拿來我修改。」我再三懇請老師寬心靜養,老師卻執意如此,還要我去通知同門,把已完成的部分拿到醫院來。
隔兩天再到醫院來,就看到老師躺在病床上,奮力修改學生論文的身影。老師看到我說:「我改論文很認真的,連標點符號都仔細看。要知道我們一生就一本碩士論文,一本博士論文,一定要盡力去寫,每個細節都不可馬虎。」

臨終的記掛

拿到碩士文憑後,因為家庭因素,沒再繼續深造。自覺辜負老師的期望,竟躲著不敢見老師,只想等著老師七十大壽時,和同學一起向老師拜壽,暗想在這種情形下見面,老師的責罰會較輕吧!怎知接到的卻是老師撒手人寰的消息。
聽同學轉述:那日老師有文大夜間部的課,有位同學看到,窗外有個很像老師的身影,一直徘徊不去,而從未缺課的老師,此時卻還未到來,同學心覺有異,撥了電話無人接聽,到揚芬樓去按門鈴,也沒有回應,於是決定報警。警方破門而入,見到倒地不起的老師,神情像是掙扎著要去上課。原來老師已知罹患癌症,但未聽醫囑安靜修養,還是繼續到學校上課,同學也沒發現什麼異狀,怎知老師突然就離開人世。
老師生時處處為學生著想;病時惦記著學生;臨終時還記掛著未上的課程。浩瀚師恩,不是我這支笨筆所能表達,只能借用老師的句子:「師恩似海從難忘,玄夜臨風淚兩行。」來抒發對老師的懷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