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長相粗獷卻心思細膩的男人,最適合的工作,大概就是攝影,因為他必須揹負沉重的機器,而打造出柔美細緻的視覺效果,這樣的人很少見,卻能從台灣出發而揚名國際影壇,除了李屏賓,沒有第二個人。在他的鏡頭下,即使沒有故事做支撐,依然能說出迷死人的劇情,正如侯孝賢說的,他已經是創作者,而不僅僅是一位攝影師。
見過他的人,都會被那高大而寂靜的身影震懾,願意聽從他的任何指令……
得獎無數的攝影大師李屏賓,是台灣揚名國際大導演侯孝賢的御用攝影師,兩人的合作,開創了電影新視覺的扉頁,讓逼近自然光的詩情畫意般影像,發揮自有的場景效果,而風靡全世界;從此,台灣在國際影壇有了自己的獨特地盤,以寫實的浪漫風情醞釀成詩人筆調的電影標竿。
周遊列國與大師們共同創作,這一系列的影像書寫,讓李屏賓的世界有了異於常人的光采,卻一去不復返地,踏上了離家很遠的不歸路。一個又一個國家地旅行,將台灣的一雙眼睛帶到世界各地。他與母親與家人相處的時間極少,卻緊緊相連,無論走到哪裡,家人是他唯一的牽掛,電話鈴聲響起,第一個念頭就是家。也許,正因為這樣的情感張力,讓他的視覺角度異常敏銳,輕易便能逮到鏡頭下的「感覺」?
侯孝賢說:李屏賓已經到了一種境界,可以隨時隨地捕捉最自然的場景,讓演員自由自在地融入當下,而李屏賓就是可以不用試戲,便得到所有人的信賴,而精準地拍攝到最美好的鏡頭…
若看過陳英雄導演的《夏天的滋味》與行定勳的《春之雪》,絕對會被那自然揮灑的光影奪去魂魄,而迴盪千載地掛懷;很難相信男女主角是自自然然走進陽光裡舞動,或一陣風揚起繽紛色彩;這所有的浪漫,都不是安排的,而是李屏賓最擅長的等候。
同樣跟過許多大師級導演們合作的台灣姜秀瓊與香港關本良,花了三年時間,聯手拍攝的紀錄片《乘著光影旅行》,記錄了這位特立獨行的攝影大師,如何在風塵僕僕中,給自己留下異於常人的腳蹤。姜秀瓊與關本良導演分別曾在侯孝賢的《海上花》與王家衛的《花樣年華》裡,跟李屏賓曾有密切的合作關係。這部很像電影的紀錄片,已不僅僅是一種紀錄而已,卻像風一般,將生命吹進了屏幕裡,而引導出死後重生的光芒。兩位導演皆紛紛表示,記錄過程的艱辛與收穫不成正比,尤其是見證一種生命的存在,便已經是無價的存證。
重視自然光影的李屏賓,寫下了自己獨有的詩篇,而姜秀瓊與關本良則是最佳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