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前到年後,江蘇地方上熱烈討論近來最夯話題的「羅一民現象」,大家都在問,是不是默默做事不吆喝的人,真的與升官絕緣?五十五歲的江蘇南通市委書記羅一民,似乎就是這樣的「悲情領導」。
這篇報導最早一月下旬在香港《大公報》刊登,之後香港鳳凰衛視接力製作專題,進而在網路引爆討論。相關官員對出自在港的中共官方喉舌《大公報》的報導,莫不驚訝怎會「如此大膽」,甚至揣測本文是否已取得某種程度的默許,才會報得如此「出格(過頭)」。
羅一民,在去年江蘇省委書記梁保華十一月率團來台訪問的採購團中,就曾引發話題。在南通單場舉辦的洽談會中,羅一民請到鴻海集團負責人郭台銘;郭台銘在會上說:「我欠南通好幾個人情」,也因此他才到南通投資。這段談話,讓在場的台灣企業界好奇,到底羅一明有什麼「本事」,讓郭董欠了人情,還這麼坦誠地說。
中共規定,地方黨書記一任五年,最多可幹兩任。但事實上,沒幹完一任,就調遷至別地任職的案例比比皆是。能在原有位子上幹到七年的書記,已屬「長壽」,加上之前擔任南通市長三年,羅一民在南通市的領導資歷已長達十年,羅一民也「榮登」江蘇省任期最長、資歷最老的市委書記。像羅一民就卡在被視為「老實人」,只做不說吃悶虧。
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決議,專門提出要解決幹部任用中「老實人吃虧」問題。顯然中共決議並非無的放矢。
但羅一民卻宛如「看破紅塵」似地回應:「升遷,不過是我們這些仕途中人的常規想法,跟人生價值的實現,沒什麼必然關係。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前幾任領導沒來得及做的事、老百姓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我都做成了。」他直言,「有些議論認為我非常失敗,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深信,老百姓真正喜歡的是做事有方,升官卻不一定有術的人。」「羅一民話題」在江蘇繼續發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