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幾萬的國中生昨天考完了第一次基本能力測驗,今年最受到矚目的是恢復作文測驗,昨天的作文題目是「體諒別人的辛勞」。
教改已經是一頭比聯考還可怕的怪獸,國中生面對一綱多本、九年一貫課程、建構式數學導致的數學補救教學等,學生與家長為了對付這個花樣無窮的怪獸,已經精疲力盡;教改的壞處罄竹難書,每年的學測大家罵一罵,但是年年都「歹戲拖棚」。
今年的新花樣是考作文,作文能力的培養是國語文學習的重點,且寫作能力也是各學習領域所必備的基礎能力,最近已明顯發現學子們作文能力低落,作文的種種荒謬錯誤,不但成為社會茶餘飯後最大笑譚,更是網路上熱門的轉寄話題。有補教業者上個月辦了一場逾千人參加的基測作文模擬考,成績慘不忍睹,近半數考生得分零到三級分,種種現象都說明了作文有必要成為考科。
但是有許多的問題,必須再三考量,以免良法又成了惡意。
首先,今年的作文不列入正式成績,明年才正式實施,但教育部卻已決定,明年國中基測寫作測驗級分加權二倍與其他五科量尺分數加總,做為登記分發依據之政策。包括全國教育會在內,都呼籲所占的分量太重,將會造成作文補習之風大盛,現已傳出作文補教名師的薪水三級跳。
學生現已經被補習壓得喘不過氣來,若連作文都要補習,那麼作文還有什麼意思?作文應是心有所感、情動於中、發抒於文,現在作文占如此重的份量,學生一個個都補習成了作文機器,作文將不再是歡喜的事,反成了考試的負擔,這只會扼殺學生對作文的喜愛,造成反效果。以前不考作文,現在一下要加權兩倍,能否再行思量?
其次,作文加權記分,只會加重惡補風氣,那麼對學習成就差的偏遠地區孩童,又是一次不公平競爭,這些落後偏遠地區的孩子,連課外讀物接觸的都少,作文對他們而言,無異是雪上加霜,增加其負擔。
第三,昨天的作文只考了一題,但教育部的規畫明年以考兩題為準,五十分鐘寫一篇作文,能否考出實力,是個疑問。現在要考兩題,只是在考誰的筆快,誰的思考快,作文成了急智大賽。古人為得一字要撚斷三根莖,這樣來應試,必然零級分,看來只有七步成詩的曹植才能六級分。
第四,作文的評分將以立意取材、組織結構、遺詞造句、錯別字以及格式與標點符號等四大類為主,尤其是「字體美醜、文章長度」不在評分之列,但對改考卷的老師而言,看到寫得一手好字,一定會博得好感與青睞,這根本避免不了。對於文章長度的問題,教育單位應該明白表示,新詩、絕句、律詩、小小說、極短篇、甚至劇本的型態,能不能接受?不同型態的文學表現,如何評分?
本來作文不用如此嚴苛,但是作文加權計分兩倍,對學生與家長而言,一定會錙銖必較,絕對馬虎不得。昨天的作文題目,大概多數的學生都寫的是父母,若是由教育部來寫,應是「請體諒家長與學生的辛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