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人間處處是觀音,無窮無盡!」台北國父紀念館於新年展觀音攝像、彩墨與木雕。拍攝觀音像達二十年的攝影家馬元浩,與自稱藝術高於生命的木雕師徐曉鏞,聯合展出「觀音在人間」特展,希望在新年讓八十幅慈悲觀音攝像,和觀音木雕,與大眾結福緣。
生於中國上海的香港藝術家馬元浩,玩攝影已二十餘年,卻只愛好「觀音像」,他走訪中國各省,一有觀音消息就連夜趕去,他說:「總覺得拍攝觀音是我一生的使命。」目前他於國父紀念館展出的觀音攝像,有佛教四大名山塑座、唐朝楊枝觀音、五代觀音與韋陀石雕、佛光山觀音泥塑、海南島海上一百零八公尺觀音等。
從大街小巷到觀光景點,自深山古道至著名佛寺,他無一不攝、無一不曉,像四川安岳華嚴洞有北宋白衣觀音;山西平遙雙林寺有明朝千手觀音,馬元浩流連於觀音慈容數十載,不但讓他熱愛探究中國歷史各朝文化,同時也憂心佛教古物照顧不當,因此,他也四處募款協助塑像保存。(記者李祖翔翻拍)
展出佛攝像作品中,有幅明朝四川新津觀音寺的「飄海觀音像」,一身金塑,被羅漢環繞,馬元浩說,那尊菩薩最令他印象深刻,除感受到莊嚴肅穆,還被藝術美感包圍。此外,他也不忘呼籲,該寺目前只有十五位比丘尼在管理塑像,每日靠一塊人民幣(約新台幣四點六元)過活,盼大眾不吝解囊,為無價佛教藝術盡心力。
馬元浩自創的「墨影畫」獨樹一格,他將代表觀音眼淚的荷花拍下後,用數位軟體結合彩墨,如同在照片上加油墨,徹底顛覆藝術框架。此次聯展,他特以木雕為模特兒,首度彩繪十餘幅水墨觀音,布置在木雕旁,讓參觀的民眾難以置信地說:「怎麼畫中的觀音跑出來了?」
「觀音在人間」特展展至二十一日,當日上午十時謝展,要觀賞的民眾請把握時間,馬元浩也歡迎喜歡荷花攝影的人可前往現場向他請教、互相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