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建構網路時代的書香世界

 |2010.02.19
1675觀看次
字級

春節假期讓大家在辛苦工作一年後,可以輕鬆一下,消除身心疲勞,迎接新一年的挑戰。假期中,各人的放鬆方式不同,有人出遊訪友、有人闔家團圓、有人吃喝玩樂,「閱讀」也是一個很好的選項,一本好書在手,就能享受好幾天;閱讀的收穫─不論是心靈上或知識上─又能跟隨自己一生,是報酬率最高、永不貶值的投資。

近年來由於網路科技的發達,不只台灣,全世界各國都面臨書籍出版萎縮、閱讀人口減少的問題。閱讀需要沈靜的心,但在網路傳播快速、資訊取得易如反掌的時代,上網輸入寥寥幾個關鍵字,螢幕馬上跳出來一長串相關訊息,如此「新速實簡」的知識取得方式,使得打開一本書,進行「實體閱讀」顯得愈來愈「落伍」而沒有效率。

不久前才閉幕的台北國際書展雖然成功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的參與,但我們也發現,受到年輕人歡迎而熱烈參與的項目,多與漫畫創作有關,再不然就是同人志(cosplay)的扮演,這和深度閱讀仍有一段距離。

由於閱讀人口大量減少及大型連鎖書店的興起,各地書店紛紛關門倒閉。國內媒體曾經進行調查,在全國三一九個鄉鎮市中,竟然有高達一二○個鄉鎮市沒有一間書店;即使有的鄉鎮靠文具店兼賣書籍,連這種象徵性「書店」也經營得很辛苦。

閱讀衰退的缺點討論已多,我們希望政府重視的是,在網路時代,與其感嘆電子科技打敗實體閱讀,不如仔細思考如何利用網路傳播普及的優點,建構一個以網路為平台的虛擬書香社會。

例如,對於已經失去版權的老書、好書,政府相關單位可以考慮予以電子化後,放上專屬網站,讓廣大的學子與讀者免費閱讀。目前各大書店的網站各自獨立,政府也可以設法建立共通平台,方便讀者選書、找書。

其實網路普及未必是閱讀的致命傷,自從美國蘋果電腦公司的iPhone上市後,由於其可供閱讀的軟體豐富,許多使用iPhone的年輕族群紛紛下載書籍,不論是付費或免費書籍,都受到網路e世代的歡迎。

去年底電子書硬體紛紛在美上市,根據各大書店的觀察,年輕人下載電子書的比例大增。由此可見,e世代並非不喜歡閱讀,只是在社會與生活型態大幅變化的時代,許多產業與做法必須與時俱變,才能重新找回消費族群。否則只能坐等被放棄與淘汰。

建構網路閱讀平台同時還具有社會意義。在文化刺激相對不足的偏遠地區,民眾的文化素養與城市地區的差距愈來愈大。當政府全力建設網路,希望弭平城鄉數位落差時,我們要提醒,有了硬體,同時需要軟體內容的配合,才是一個有文化意義的網路社會。從建立網路共讀平台著手,既能創造不受地域限制的閱讀環境,也能彰顯消除城鄉資源不平衡的努力。

「腹有詩書氣自華」,溼冷的年假還沒過完,仍然有時間打開一本好書,讓自己沈浸在知識之海,享受精神上的樂趣,以迎接開春上工後的新挑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