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懷老人與一般服務弱勢家庭的義工有什麼分別?年關居家服務不打烊的台北市立心慈善基金會總幹事張美珠說:「老人念舊、重感情,有固定的生活領域和模式,如果義工不能長期陪伴,就不建議去服務。」立心基金會承接居家服務十八年,深入了解老人行為與思想,所以他們農曆年還是要提供關懷服務。
張美珠表示,立心承接台北市獨居老人關懷的服務,大約有四百個個案,居家照顧則有一百位,而經驗指出,老人的就醫、備餐、洗澡服務都是不能停的,對於服務員過年仍堅持關懷,阿公阿婆會說:「謝謝你們來照顧我這糟老頭,或是感激這種時候還來照顧沒人愛的老太婆!」老人過年的孤寂心聲都被立心聽見了。
不過,關懷老人通常由專業社工或資深義工執行,只做一次服務的義工可沒辦法勝任,張美珠認為,「長輩有時候會因義工的急於完成使命而傷心。」例如義工說:「阿公你是不是個性很差才會獨居?阿嬤妳都沒有笑呢,笑出來啊!」但是這些長輩有固定的生活方式,有人因為長年病痛才愁眉不展,義工卻沒注意。
還有尚未建立熟絡關係的義工,急著想帶長輩出去曬太陽,然而行動不便的他們上下樓梯,即使有人攙扶也很痛苦;尤其獨居長輩重感情,把聊得來的義工當作孫子看待,張美珠希望義工能承諾長期投入,或改作協助掃除、陪伴就醫的服務,她還強調,老人關懷不會因為過年而中斷,民間仍有許多機構在持續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