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談書法】大盂鼎銘文

陳俊光 |2010.02.04
1468觀看次
字級

商代,是甲骨文和金文並存的時代,如果說甲骨文代表著殷商時期書法的時代風格。那麼,西周時期書法的時代風格則彰顯在金文之上,而且能感知當時的禮樂風景。
西周康王第二十三年鑄成大盂鼎,鼎內有二百九十一字,為西周早期青銅器,這銘文多而且敘述兩個主題。其一記載康王對貴族「盂」(人名)的訓誥和賞賜,述說周王告誡盂,殷代因酗酒而亡,周代則忌酒而興,命盂要盡力輔佐康王,須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其二是鑄鼎人盂,在銘文中強調,作此鼎亦為了祭祀其祖父南公。
大盂鼎冠以「大」是為了區別於小盂鼎,彼時兩鼎同出於清道光年間之陝西眉縣禮村,之後小盂鼎原器已佚。
《大盂鼎》其書法體勢嚴謹,已脫離殷商甲骨文的契刻味,字形結構與佈局十分質樸平實,用筆方圓兼備,具有莊嚴凝重的「廟堂氣」,可感受其虔敬與喜氣,有興起的感覺。有文明的進步,與禮樂的興起。
若以「氣韻生動」作為書畫審美的標準,《大盂鼎》則已經具備書法所重視的氣韻,講究布局,也講求行氣。所以書畫本於一源,是自然發展的,書法的技巧並非來自於有意識的學習與模仿,而是在無意識之間生成。
談書法,今人遠不如古人,並非貴古賤今,而是當今書法界刻意強調時代風格,「談造型、求創意」這是用西方的標準來貶抑自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