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總長陳聰明遭監察院彈劾去職以後,新任檢察總長人選立即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為避免揣測紛擾,馬總統在出國訪問前夕,提名法務部政務次長黃世銘為新任檢察總長人選。他在操守、形象、專業能力上都受到肯定,預料這項人事案可順利通過立法院的同意任命。從這項人事案的選擇,可以知道為國舉才的重要。
「選賢與能」是歷代擇才的標準,而十全十美的人少。有些人很有才幹,但是品德操守不好;有些人具有專業素養,但恃才傲物;有些人道德操守很好,但剛愎自用;有些人品德學養俱佳,但位置不對也無法發揮所長。因此,如何找到一個全方位人才,讓主事者傷腦筋。
剛去職的檢察總長陳聰明專業素養沒問題,但被證實出席涉案當事人的宴會,難免遭到瓜田李下的批評;尤其是身為檢察首長,基於司法獨立的形象,不但不應和當事人往來,更應該避免所有政治或人情的干擾。陳聰明因為沒有注意司法人員的基本守則,以致被彈劾而去職。
黃世銘這次出線,主要因素是他的清譽,他不與政商人物往來酬酢,謹守法律分際,且嚴格執法,不論是法界、政界或媒體,對他的評價都是守正不阿,肯定居多。但是也有人批他太直、不會轉彎,不近乎人情,在當前政治需要溝通妥協的氛圍下,很可能會得罪一些政客或權貴。
在當前政商往來頻繁,司法人員又急於和政商結合以謀高位的風氣下,黃世銘得來的清譽是不容易的。陳聰明就是善於結交政商關係的典型司法人員。法務部長王清峰在記者會上念了一段黃世銘女兒所寫的一篇文章「父親的名片」,現場沒有不動容的。
「多年來嫉惡如仇的父親守住他的戰線,沒有一點動搖與懼怕,高官巨賈過眼雲煙,廟堂朝班聚散如流水浮光;他清晨即起坐在辦公桌後執筆捍衛他的真理,天黑很久以後我看見他靜靜地回家,一言不發掌起桌燈,成堆的文件堆疊在他腳邊。無論他名片的職銜如何轉換,父親從不應酬,沒有私交,不許家人名下有存款以外的財產,絕不收禮,家中不待客。」
這一段話道盡了一個奉公守法者,是孤獨寂寞的;讓人對於黃世銘戮力從公、守法守分的風格留下深刻印象。雖然黃世銘還沒有上任檢察總長一職,但是身為一個公務人員和司法人員,這樣的風骨即值得肯定。
如果政府高層官員都能有這樣的專業和操守,相信對於施政品質、政府形象、社會風氣都會有提升作用。黃世銘獲提名為檢察總長後,負面的評價少,相信立法院反彈的聲音也會小。這就是為什麼擇才是這麼的重要。
選對一個人是國家之福、是民眾之福;選錯一個人,國家遭殃、全民遭殃。既然道理這麼明白,為什麼主事者都不肯為國、為民舉才呢?不可否認,現在政府機構的首長中,品德、專業、形象都符合民眾期許的比率不高,但是不代表公務員中沒有這樣素質的人。黃世銘的出線提供主事者一個訊息,民眾期待著政風清明,而用人擇才是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