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遷 大吉嶺茶香不再

吳佳珍/整理報導 |2010.01.17
668觀看次
字級

  大吉嶺茶葉享譽全球,在於當地完美的產茶氣候,但印度茶葉業者表示,過去五年來,當地不是長期乾旱無雨,就是洪澇災害,大吉嶺茶葉的產量和品質已不如從前。

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一帶,是印度主要產茶區。當地年均溫在攝氏十五度左右,雨量均勻,日照充足,但由於日夜溫差大,谷地常年雲霧瀰漫,卻也是孕育茶葉獨特芳香的主要因素。

不過,印度茶葉協會大吉嶺地區杜阿斯(Dooas)分會秘書長巴塔查雅表示,近年由於氣候變遷,過去完美均勻的產茶氣候已經不再,也影響了茶葉產量和品質。

他表示,杜阿斯和鄰近的特萊(Terai)茶區,是大吉嶺茶葉的主要產地,但近年產量逐漸減少。他指出,原因在於大氣溫度上升,乾旱氣候頻繁,同時也降低了茶葉成長需要的濕度。

大吉嶺地區自前年十一月至去年五月,連續有五個月乾旱無雨,為十五年來最長的無雨季節,光是杜阿斯和特萊兩大茶區的產量,減少了百分之三十至五十。巴塔查雅說,許多業者都懷疑,何時能重現從前豐收的時候。

大吉嶺地區歷史最悠久的新占塔茶園(New ChamtaTea Garden)經理泰吉也表示,低於攝氏三十二度的氣溫是最適宜的產茶氣候,但近年氣溫逐漸上升,影響土壤濕度和光合作用,導致產量、茶質和香味下降。

另據剛退休不久的西孟加拉省政府茶葉研究協會資深顧問高許透露,「蟲害」也是影響大吉嶺茶香的因素之一。他說,僅是杜阿斯一地,全區八萬公頃,約有一百五十三座茶園遭到蟲害,茶農被迫噴灑更多的殺蟲劑,也因此影響了茶葉品質。

高許同時表示,由於科學家預測未來地球氣候將愈趨溫熱,茶農現在已紛紛尋求更耐旱的新茶種。但是否能夠重振大吉嶺茶香的美譽,他無奈地說:「我們只能懷著期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