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嶺茶葉享譽全球,在於當地完美的產茶氣候,但印度茶葉業者表示,過去五年來,當地不是長期乾旱無雨,就是洪澇災害,大吉嶺茶葉的產量和品質已不如從前。
西孟加拉省北部喜馬拉雅山麓的大吉嶺一帶,是印度主要產茶區。當地年均溫在攝氏十五度左右,雨量均勻,日照充足,但由於日夜溫差大,谷地常年雲霧瀰漫,卻也是孕育茶葉獨特芳香的主要因素。
不過,印度茶葉協會大吉嶺地區杜阿斯(Dooas)分會秘書長巴塔查雅表示,近年由於氣候變遷,過去完美均勻的產茶氣候已經不再,也影響了茶葉產量和品質。
他表示,杜阿斯和鄰近的特萊(Terai)茶區,是大吉嶺茶葉的主要產地,但近年產量逐漸減少。他指出,原因在於大氣溫度上升,乾旱氣候頻繁,同時也降低了茶葉成長需要的濕度。
大吉嶺地區自前年十一月至去年五月,連續有五個月乾旱無雨,為十五年來最長的無雨季節,光是杜阿斯和特萊兩大茶區的產量,減少了百分之三十至五十。巴塔查雅說,許多業者都懷疑,何時能重現從前豐收的時候。
大吉嶺地區歷史最悠久的新占塔茶園(New ChamtaTea Garden)經理泰吉也表示,低於攝氏三十二度的氣溫是最適宜的產茶氣候,但近年氣溫逐漸上升,影響土壤濕度和光合作用,導致產量、茶質和香味下降。
另據剛退休不久的西孟加拉省政府茶葉研究協會資深顧問高許透露,「蟲害」也是影響大吉嶺茶香的因素之一。他說,僅是杜阿斯一地,全區八萬公頃,約有一百五十三座茶園遭到蟲害,茶農被迫噴灑更多的殺蟲劑,也因此影響了茶葉品質。
高許同時表示,由於科學家預測未來地球氣候將愈趨溫熱,茶農現在已紛紛尋求更耐旱的新茶種。但是否能夠重振大吉嶺茶香的美譽,他無奈地說:「我們只能懷著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