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台北報導】「教育商品化、學生沒未來、老師苦哈哈…」由學生、教育公共化連線、勞動者家長聯盟、全國教師會及台北市教師會等團體聯合發起的「五一三‧反對教育商品化遊行」昨天前往教育部抗議嗆聲,大聲疾呼教育部官員應傾聽大眾的心聲,讓教育公共化、國教精緻化。教育部回應指出,尊重民眾提出的多項訴求,願和民眾溝通。
今天是母親節,但卻有不少母親為了孩子愈來愈高額的教育費而備感壓力。發起「五一三‧反對教育商品化遊行」的遊行團體表示,教育本該是百年樹人大計,但回首這十二年教改路,學生、家長、老師都成了教改下的犧牲品,往上提升的不是教育品質,而是孩子肩膀上的書包重量與家長沉重的經濟負擔。
為了讓教育當局正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與教師、學生團體昨天提出「國教精緻化」、「教育公共化」、「受薪階級民主平等參與教育改革」等三大訴求,反對裁撤偏遠小校,確實縮小城鄉差距,要求教育部落實小班教學、精緻國教的政策。
此外,遊行聯盟並反對學費自由調漲政策與大學營利化,要求政府提升整體教育經費的比例。同時也訴求國教免收學雜費、助學貸款利息由政府全額補貼,強調基層教師與家長、學生應有共同參與教育決策的機會與權利,避免讓教育淪為商品化。
對於遊行團體訴求,教育部國教司司長潘文忠表示,教育部自八十七年度實施「降低國民中小學班級學生人數計畫」以來,九十四學年度國小與國一級已達成每班降為三十五人的目標,九十五學年度預計國小與國中一、二年級將可達成每班三十五人,國三每班降為三十八人的目標。此外,各縣市為因應學齡人口減少,亦有提前降低班級學生人數的計畫。
教育部說,為了不讓學生因經濟因素而失學,教育部已於九十二年提出「協助國民中小學急困學生計畫」,凡是因弱勢或急困而繳不出學費的學生,教育部會協助籌措經費,讓學子安心就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