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板有點高,我抬眼往上望的時候,感覺眼前一片白花花,等我把眼睛移回遍布全屋的綠色盆景上,再眨眨眼回到電腦螢幕後,就已經完全適應新的空間了。這兒寬大而高挑,有如置身英國眾議院,在這樣的氛圍下,每個振筆疾書的人所寫的每一篇章,彷彿都和民生重要議題有關,肩膀一下沉重了起來。
新的辦公室已在汐止落腳,第一天,我好奇的繞過停車場,實地勘查汐止這新城鎮有沒有大街可遊逛,除了永和豆漿的招牌醒目高懸外,一條路上安靜無聲,只偶有兩聲狗吠……,我感到有點空茫,不過,沒關係,報社的上千員工一定會慢慢帶起地方繁榮,就像多年前的中視,由仁愛路搬往南港一樣。那時,我替中視寫劇本,寫了一段落,就伸伸懶腰,呼朋喚友到舊中視對面的忠南飯店聚餐,巷後還有吉和利咖啡飄著香氣,我通常在那兒看完三份報紙,才心滿意足返回工作,做到三更半夜還精神飽滿。
由方便的仁愛路,搬到二十年前的郊外南港時,員工不適應症狀不也曾在辦公室內此起彼落?如今再細看南港,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一棟棟新樓大廈高聳入雲,新蓋的世貿中心更讓科技深入地方,原有的一片叢生雜草隨著歲月埋入回憶中……這就是時代的變遷,荒地可變有情天,隨著交通的順暢與人口的移入,大街小巷必定跟著熱鬧,繁華商圈或便利生活圈都是這樣一步一步形成的。荒涼的背後是輝煌,全要靠時間來牽成。
搬遷頭兩天,我試著開車往忠孝東路和環東大道各開一遍,感覺前者比較不堵車,車程也快約五分鐘,後兩天我則坐接駁車來來去去,最熱鬧是五點四十分那一班,整車的聊天聲音,好像一麻袋黃豆一股腦倒在地上,極為沸騰;沒錯,除了司機,整個車上都是女人,看來,是要趕回家煮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