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之旅{22} 隨祖師參禪去 沉香閣

杜荷/文‧楊士賢/攝 |2009.11.27
780觀看次
字級

清晨走進上海豫園商城,店鋪尚未睜眼,空氣裡仍殘留著前晚繁華,「沉香閣」就座落在人潮熙攘的商城之中,早課梵音清亮,尼眾臉龐清秀,道氣沉著,令人難以想像,上海的燈紅酒綠就僅在咫尺。

沉香閣建於明代,初名「慈雲寺」,因供奉沉香觀音而聞名,四百年來香火不斷。課誦後,大當家常濟法師和二當家果聖法師笑迎訪客:說到沉香閣歷史,就先從觀音談起吧!

沿木階拾級而上,觀音殿內的「沉香觀音」為鎮寺之寶,縷縷檀香,聞之使人頓然歸零。常濟法師介紹,明朝進士也是上海「豫園」的主人潘允端,奉命疏浚淮河打撈沉船時,意外撈起了一尊沉香觀音像,因此建閣供奉,以獻給拜佛的母親。

而這尊沉香觀音相傳是隋煬帝時,派大臣常駿出使南方國家,當作國家外交之贈禮,卻因途中遇風翻船,才遺落淮河,因此珍貴無比。據說每逢雨天,沉香味芳馥四溢。可惜,文革時不知去向。

現在這尊沉香觀音是由香港信徒集資,住持觀性法師於一九九○年至泰國購得珍貴的整塊沉香古木,按原像尺寸大小雕琢而成。觀音全身貼金,頭戴瓔珞寶冠,凝思自在,又稱「如意觀音」,善才與龍女侍立左右。

觀音殿正中四根立柱架起一重飛簷,簷上為懸空亭閣,上有趙樸初提筆「南海飛渡沉香大士寶閣」,並提書「花海沉思洞明自性,旃檀香風恒可眾心」掛於閣下的慈雲堂內。

沉香閣亦以講經教育培養僧才為勝。一九四三年,名僧應慈法師應邀駐錫此處,自律為「四壁有經皆可讀,一年無日不參禪」,廣弘《華嚴經》,寺內建有「應慈法師紀念堂」供信眾瞻禮。

延續此風,沉香閣內辦有上海佛學院尼眾班,招收各地女眾法師,培訓新一代比丘尼接班人,是上海著名的比丘尼叢林。

大雄寶殿前有一聯:「沉淪人盡渡載三千佛子一葉舟中;香水海無邊禮百億法王千花台上。」原來沉香觀音沉入海底,經浪起浪落,它愈沉愈香;沉香閣隱於上海豫園商圈,人來人往,它愈隱香火愈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