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大牌」無人問津 「廉價潮衣」正當紅

吳佳珍 |2009.11.22
410觀看次
字級

日本曾經是主要奢侈品品牌最大的單一市場,如今,當它們延遲開店或悄悄走避之際,有兩家剛進入日本不久的平價零售企業,卻拋出了雄心勃勃的擴張計畫—它們就是Hennes & Mauritz(H&M)以及Forever 21(圖/取自網路)。

《華爾街日報》報導,這兩家販售平價潮服的公司,秉持「快速時尚」的理念,「每天」都有新品到店。在迷信品牌的日本,H&M以及Forever 21的成功反映出消費觀念的轉變,即消費者將優先考慮價值而非品牌。

由韓裔美國人在洛杉磯創立的Forever 21,今年四月份在原宿開了第一家專賣店。首席財務長拉里‧邁耶表示,公司計畫在未來九到十二個月在日本再開二到三家門市。他說,成熟消費者、良好零售環境以及整體市場規模,綜合在一起使得日本成為公司最有希望的市場。

與此同時,H&M則剛在新宿開設首家「概念店」,出售男裝、女裝、童裝,並將推出Jimmy Choo(周仰傑)的系列新鞋。這家二○○八年九月進駐日本的瑞典零售商,目前在日本已有五家專賣店。

每到周末,Forever 21在原宿的專賣店前總會大排長龍。店內人聲鼎沸,四十歲左右的熟女常常和十八、九歲的女孩,為了台幣六百多元的亮片迷你裙和一千元的梯形裙「爭奪」一番。

這種熱鬧場景和設在表參道繁華地段的歐洲奢侈品大牌專賣店,形成了鮮明對比,一家挨著一家的歐洲大牌專賣店門可羅雀,偶爾有人光顧也只是「看看」而已。

美銀證券—美林駐東京的零售分析師Hidehiko Aoki指出,日本消費者的價值觀正在改變,以前他們會擔心便宜服飾意味著品質低劣,但現在不會這麼想了。

邁耶說,考慮到現在消費信心低迷,奢侈品已經不流行了;像在美國一樣,日本也有一群無力負擔奢侈品、但希望以低價追逐潮流的人,而正是經濟蕭條壯大了這一市場。

H&M在日本的銷售額,已經從去年第四季的一點九八億瑞典克朗(約台幣九點二八億元),穩步增長到今年第二季的二點三九億(約台幣十一點二億元)。

第三季銷售收入則降到一點六七億瑞典克朗(約台幣七點八三億元),因為多數零售企業的業績在夏季往往會表現疲弱。

(吳佳珍/整理報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