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語」,是人人都不想聽的語言;「正語」,是人人皆歡喜聽聞的話。〈如何做一個佛弟子〉中提到:「所謂『正語』就是善良的口業,也就是十善中的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有句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惡語除了人皆不喜以外,更會惹禍上身,吾人豈可不慎乎!
大師又提到:「身為佛教徒,不但不應該惡口傷人,更應該積極的布施愛語、柔軟語、給人歡喜,如此必結善緣,所謂『未成佛道,先結人緣』,所以『正語』是成佛的一大因緣。」
課文中,佛陀以柔軟的愛語加上善巧的故事,開示嘲罵正直比丘的六群比丘,牛不歡喜婆羅門叫牠「欺瞞者」的「惡語」,所以不願拉車,當婆羅門再叫牠「賢者」的「善語」時,牛立刻高興向前行,讓婆羅門獲得許多財物。
佛陀的善喻,點出連「畜生」都喜歡「善語」,人當然更喜歡聽聞「善語」。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即指「善語」之重要。
有一位書生,對於「常念南無阿彌陀佛,功德很大」這句話很不以為然,他在參加一位禪師的講經場合時,故意發話問難禪師:「請問禪師,佛門動不動就說『念南無阿彌陀佛,功德很大』,這哪有功德?根本沒什麼力量!『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被你們吹捧得如此偉大,請問您,能否拿出這六個字有何力量的證據呢?」
禪師沉默了一下,忽然對著書生大叫:「混蛋!」
書生大驚失色,從座位上跳起來,憤憤不平地用手指著禪師大聲喊道:「你一個禪師,怎麼可以隨口罵人呢?你難道不知道罵人『混蛋』很傷人的嗎?」
禪師笑笑說:「你看,『混蛋』才兩個字,力量就這麼大了,『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怎會沒力量呢?」
可見,語言的力量是很大的。然而在五濁惡世的無常世間,我們聽到的不可能都是「善語」,當聽到「惡語」時,該如何面對呢?
大師在《星雲法語》提到:「遭惡罵時默而不報:有人對我們惡口毀謗、無理謾罵時,我們要默而不報,用沉默來對待。不要他惡口罵你,你也回罵他,這樣會被譏為半斤八兩;如果我們默不作聲,以沉默來折服惡口,讓對方良心甦醒,力量自然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