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表示,是否全部的課都要照表補齊,有待商榷,例如「體育課」可在平時加強,不需特別補課;補課的時數不一定要等量,老師應讓停課的學生在家溫習功課,補課時抓重點加強即可。
台北市家長成長協會理事長林文虎認為,要讓學生跟上進度,關鍵不在於教材,而是教法,而補課也不是只補課程,而是補學生的能力。他建議教育當局應協助學校成立補救教學規畫小組,讓各校因應不同學習情況與能力來因材施教。
「補課只能治標不治本,關鍵在於學生能否自我學習。」台北市國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監事長許永佳表示,很多家長都有補課迷思,只要課沒有補齊就會擔心孩子跟不上進度;卻忽略了「自主學習」,放任孩子在家無所事事,把學習的責任通通推給學校代勞。
許永佳強調,自主學習不分場域、隨時隨地皆可進行。即使學生請病假在家,也應養成自動學習的態度,而不是只依賴補課與老師,否則即使課程全部補回來,學生的學習能力也不見得能跟著補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