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課沒彈性 生病變懲罰

羅智華、張雅雯 |2009.11.15
451觀看次
字級

新流感疫情在開學後進入高峰期,大大衝擊傳統「保持全勤」的概念,尤其公布了「三二五停課標準」之後,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發現,不同學齡孩子的家長,對停課、補課的困擾原因不盡相同:國小學童的家長多半是煩惱孩子在家自主管理時沒人照顧,被迫得輪流向公司請假;國中以上的家長,則憂心停課影響到孩子的學業,降低未來申請學校的競爭力。

謝國清指出,新流感造成的影響前所未見,在疫苗尚未全面施打之前,輪流停課的情形仍會不斷發生,特別是多數人知道新流感的症狀不如SARS嚴重後,經常聽說家長為了讓孩子可以繼續上學,一發燒就吃退燒藥,甚至沖冷水降低額頭溫度,然而新流感在發燒前就有傳染力,這種「課業優先」的考量,無形中增加了傳播疾病的風險。

除了全班停課造成的補課困擾,女兒也曾感染流感的陳媽媽認為,個別孩子因病停課,補課的彈性應該大一點,不應該什麼都要比照沒有停課的同學,讓孩子有補不完的作業。

陳媽媽的女兒是小學二年級開學初期染病,周六快篩確認之後就通報老師,居家休養期間陳媽媽特地請假在家照顧女兒,母女兩人都遵守規定足不出戶,但令陳媽媽納悶的是,校方從頭到尾沒有來電作病況追蹤,也沒有通知家長到學校拿回作業簿,只有安親班傳真評量可做。

結果復課之後,女兒該寫的作業全部限期要補完,加上新進度的功課,足足是平常兩倍的量,之後一周女兒每天都在安親班補寫作業到晚上八點。陳媽媽說:「我不是在乎成績的媽媽,但沒有更好的補課方式,反而讓生病變成是一種懲罰!」

謝國清認為,目前的措施不足以讓家長有安全感,例如基於防疫要進行居家自主管理,但對於經濟弱勢或雙薪家庭來說,卻是很大的照顧困擾,政府應該比照育嬰假給予休假,減少家長的後顧之憂。

此外,補課方式要有多一點的彈性,居家期間仍應適時出作業,依比例原則補課程的精華,而不是只為了補足時數的「量」,否則學生補得疲勞,學習效果也大打折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