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股市近來「星光」熠熠,先是今年四月青島明星陳好投資停牌三年的T黑龍,沒想到復牌後股價漲十倍,陳好因此收入人民幣二千七百萬元(約新台幣一點二億元)。
還有最近要上創業版的影藝公司華誼兄弟,旗下導演馮小剛、製作人張紀中與藝人李冰冰、黃曉明等十多人先後入股,每人獲利以千萬元起跳。
千萬別以為搖筆桿的賺不了幾文錢。以大陸知名文化人余秋雨為例,今年五月四川大地震,他一出手就捐出人民幣二十萬元,創下大陸學者與作家捐款最高金額,甚至多過不少身家幾十億的企業家。
文化人 資本市場熱門人物
大陸財經時報從二○○六年起製作「中國作家富豪排行榜」,余秋雨就以人民幣一千四百萬元(約合新台幣六千五百四十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當年榜首。
今年十月二十六日,證監會發審委審核上海徐家匯商城登陸中小板的首發申請。如果公司能夠成功通過審核並上市,著名作家余秋雨將因持有該公司股份百分之一點五,若以預定發行的股價人民幣二十三元(約新台幣一零九元)計算,徐家匯商城上市後,余秋雨身價將暴漲為一點四億元(約新台幣六點七億元),而成為身家逾億的文化人。
徐家匯商城前身是上海市第六百貨商店,始建於一九五二年,是上海市最早的國營商業企業之一。
余秋雨是如何成為徐家匯的大股東呢?公司招股書中顯示,二○○一年十二月,當時還是上海六百的徐家匯決定解散職工持股權,並計畫將其持有的百分之二十四點五股權轉讓出去。這些股權轉讓給了上海祥龍物業、徐匯副食品公司、上海六百的三十一位公司管理人和業務骨幹以及余秋雨等四位外部自然人。
據悉,余秋雨當年以每股二點九二三九元的價格購入八十二點五萬股,出資為二百四十一點二二萬元。而經過近八年的股本轉增,如今余秋雨持股共五百一十八點六萬股。參照八年前原始投入,其現在的每股成本僅零點四一三元。
知名作家 大陸網友毀譽參半
余秋雨是兩岸知名的作家,他早年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和《山居筆記》,分獲聯合報「讀書人」一九九二年最佳書獎,金石堂一九九二年年度「最具影響力的書」,入選誠品書店一九九三年「誠品選書」,及一九九五年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
余秋雨曾於一九九二年、一九九六年至一九九七年應邀赴台灣演講,盛況空前,成為眾多傳媒和廣大讀者密切追蹤的對象,特別是第二次接受代表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黃光男的邀請,在台北、台中等地均造成轟動。今年十一月六日還來台出席遠見雜誌主辦「第七屆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
然而,他在大陸的文化界卻是毀譽參半,也是一位話題性人物。繼「六十年十本最差的書」之後,大陸網友在不久前評出「新中國六十年十位最差作家」;令人意外的是,易中天、余秋雨、劉曉慶等名人均上榜。
網友將他歸類為「詐捐作家」,由此可見一斑,「最差作家」結果公布,輿論譁然,而易中天、余秋雨這一對曾經在部落格展開筆戰的「宿敵」同時入選,許多網友笑稱「不是冤家不聚頭」。
藝術理論 備受學術界的尊崇
在家鄉讀完小學後到上海讀中學和大學,余秋雨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內外出版過史論專著多部,做過幾年學院院長,辭職後潛心寫作。
余秋雨的藝術理論著作,也備受學術界重視和尊崇。例如他在一九八三年出版《戲劇理論史稿》,此書是中國大陸首部完整闡釋世界各國自遠古到現代的文化發展和戲劇思想的史論著作,在出版後次年,即獲北京全國首屆戲劇理論著作獎,十年後獲北京文化部全國優秀教材一等獎;而另一本於一九八五年發表、中國大陸首部戲劇美學著作│《戲劇審美心理學》,次年亦榮獲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著作獎。學術成就可見一二。
余秋雨的散文創作階段,從八十年代未期開始,主要是集中在九十年代,而所產生的影響,主要也是在九十年代。但八十年代的「文化熱」和散文的變革,則是影響他選擇散文形式來創作的原因。
(梅鯤生/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