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苦旅》名噪一時的大陸作家余秋雨十一月六日來台,參加「第七屆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他認為,文化人可以從經濟思維中取經,藉此獲得獨立的能力,甚至超越政治的控制。
余秋雨表示,身為文化人,卻來參加企業高峰會,是受到遠見發行人高希均的啟發。一九九七年,他和高希均、史學家杜維明參加一項座談,討論二十一世紀文化的前途。高希均的演講不僅說明經濟與文化思維的連結點,更準確預言中國經濟將會有一個大跳躍,讓他和妻子馬蘭大吃一驚。
高希均的預言讓余秋雨發現,經濟思維可以彌補文化思維的不足。他認為,中國文化缺少數字管理,也不關心民生;這些卻是經濟思維的強項。此外,經濟思維沒有界限、派別,可以靠近、延伸到其他領域,也是文化人應該學習的。
余秋雨表示,他曾在北大做過調查,發現最受北大人歡迎的唐代人,全都是文化人,依序是李白、杜甫、王維與白居易。
「但這些文人在政治活動中都顯得狼狽可笑、愚蠢!」余秋雨說,李白在廬山隱居時正逢安史之亂,因為政治智慧不足「跟錯邊」,莫名奇妙地成了叛軍之首,遭全國人痛罵,「全國都要讀他的詩,全國都要殺這個人!」杜甫、王維在仕途上也備受打擊,最後卻都名垂千古。
余秋雨的妻子馬蘭,則是文化超越政治的現代例子。馬蘭本是黃梅戲知名演員,卻因政治因素被迫消失於黃梅戲舞台。余秋雨表示,妻子依然抱持對文化的熱誠,雖不能演黃梅劇,卻請來關錦鵬(導演)、鮑比達(作曲)、張叔平(設計)和余秋雨(編劇),聯手打造音樂劇「長河」,今年在上海大劇院演出。馬蘭還拜夏威夷聲樂家為師從頭學起,將黃梅腔改成音樂劇唱腔。「長河」演出相當轟動。
余秋雨表示,馬蘭打算接著做黃梅音樂劇,還在上海戲曲學院開辦戲曲音樂劇專科,將「長河」結合中國戲曲和西方音樂劇的經驗傳授給學生,「她以為沒路,最後反而開出更多路,超越了政治!」
(梅鯤生/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