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三大直銷集團之一的寶健集團,上月三十日起組萬人觀光旅遊團分批來台,由於吃住全在台灣,消費規模更勝以往的安利團,保守估計可為台灣觀光產業帶進六億元商機。年輕帥氣的總領隊—集團總裁李道,也成為本地媒體追逐的熱門人物。
寶健集團成立於一九九六年,是一家港資獨資企業,從事健康營養保健、美容護膚、日用品等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總部設在北京,經銷商人數超過十二萬人,去年營業額達人民幣二十億元(約新台幣九十六億元)。
今年五十一歲的李道在新加坡出生,接受英文教育。父親是電力工程師,為美國一家專門建造發電廠的公司服務。
跟隨父親 住過亞洲多國
由於父親工作的原因,年少時的李道跟隨父親到過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例如台灣 、印尼、泰國、馬來西亞、香港等地。李道在美國讀大學和研究生的時候,恰好那時,父親也調到了美國。畢業之後,李道先是在美國工作,後來也到過亞洲很多國家和地區,並在歐洲的幾個國家工作多年。
在近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寶健(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專注於健康產業,穩健經營,成功研發和生產十多種系列產品,營銷通路覆蓋全國,為近百萬中國消費者提供專業健康服務。
自一九九九年起,寶健業績穩定增長,每年成長速度超過百分之四十,二○○三年起成為北京最大的健康產業,每年向國家納稅超過一億元,成為中國行業納稅二十強企業之一。
關注社會公益 年捐八千萬
在發展企業的同時,寶健(中國)十分關注社會公益事業,積極參與政府公眾事務和各項公益活動,寶健(中國)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合作設立了永久性基金「寶健自主基金」,每年將企業利潤的至少百分之一投入到基金;還與中國共青團合作設立了為期十年的「中國青年創業行動寶健自主創業項目」,今年就有人民幣一千七百萬元(約新台幣八千一百萬元)投入社會公益,計畫三年內創造十萬個工作機會。
李道也獲北京長城友誼獎,這是外籍人員在大陸最高榮譽,此次能獲大陸批准帶團來台旅遊,顯現出他的雄厚政商關係。
慈善大使 捐建希望小學
目前寶健(中國)已捐建並長期資助十四所寶健希望小學。二○○六年,李道被中國公益事業聯合會和中國愛心工程委員會授予「中國公益事業十大慈善大使稱號」。
二○○八年,寶健投入四億多人民幣在北京建立亞太區營運總部,面積近五萬平方公尺,是目前北京規模最大的健康產業中心。預計未來五年將為北京提供近萬個就業機會,帶動寶健亞太區產值超過一百億元。
李道強調,公益和企業社會責任是兩件事情,每個企業必須完成社會基本責任,公益是額外的事情。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混淆了。
他表示,每個企業基本的社會責任是合法經營和納稅,然後是創造就業機會,並在企業中培養更多的人才。
其次是注重企業的環保、節能、減碳。 這些都是企業基本要遵守的。即使企業沒有營利,也要完成這些工作。在營利完成後,公司要對社會有更多的回報。
李道認為,公益活動的第一個目的,是在企業內部塑造一種文化。通常企業的公益活動是企業文化的延伸。對外,企業形象的建立來自企業的公益活動。對內,公益活動是凝聚員工的向心力。公益活動會體現一種價值。
「比爾‧蓋茲捐出了很多錢,Microsoft的員工就會覺得自己工作的價值,他們認識到工作不是只是為了錢。這是價值的凝聚力。」
要收穫 一定要付出
李道用中國舉辦奧運會來舉例證明公司從事公益活動並不會給公司帶來損失:奧運投資很大,有人擔心後奧運的中國經濟將會衰敗。短期的數字會有影響,但從長遠來說,中國的奧運會肯定是賺的。
李道說,中國舉辦奧運除了提升中國的形象,Made in china的產品肯定增加百分之三到五的百分點。第二,中國人通過奧運自信心增強了,以後中國肯定會成長得「非常漂亮」。
李道相信,要收穫一定要付出,因為「你不可能平白無辜的得到。」李道更希望這種收穫與施與將會形成一種文化,這種文化影響了寶健的員工,員工再去影響更多的人。
(梅鯤生/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