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智長者照護專區「忘悠園」,以「團體家屋」方式讓失智老人雖住在安養中心,仍能有家的溫暖感覺。凌珮君攝
◎「團體家屋」起源於瑞典、盛行於日本,台灣第一個老人「團體家屋」座落在台北士林,十六名失智老人家組成家庭,共用兩百坪的庭園和一百坪的平房,屋後的泳池填平成了菜圃,這裡沒有非照表操課不可的「行程表」,在每個小單元中可看到老人家的自主、自尊、自在,像在家一般的生活。
◎翠柏新村老人安養中心失智症專區「璞園」,由專業人員採單元照顧(unit care)模式,以九個人為一個單元,「似家(home-like)」的環境設施,有客廳、廚房、餐廳、戶外露台和獨立寢室,不同區域有不同色塊,長輩們不會迷路、有歸屬感、認得自己的房間。
◎新竹縣湖口寧園安養院針對失智老人的特色和習慣來布置獨特的個人空間,除了喚起老人家美麗的回憶,最重要的,根據各自獨特的布置,準確地找到自己的臥室和床鋪。
◎在醫院住院也能有家的感覺,台中醫院團體家屋以八、九名老人為一個生活照護單位,住房環境居家化,有自己的客廳、花園、餐廳,懷舊景物、庭園花園及特別設計的感官功能室。
◎高雄縣燕巢鄉仁愛之家「忘悠園」,花木扶疏,以8到10名失智長者為一個生活照護單位,每單位有一處客廳、餐廳,讓老人家可以在客廳像家人一樣吃飯、聊天。
◎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服務內容包括諮詢、會談、轉介、關懷及提供資訊,協會並為輕度失智症患者開辦瑞智學堂,推出頭腦體操班、音樂班、藝術創作班、合唱團、薪火相傳懷舊班等課程。諮詢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你)。查詢最新失智相關資訊:support.tada2002.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