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有益」,於大師的文章可見一般,書中隨處可拾得生活或人生的智慧;於我,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在我生命最枯竭的時候,為我注入了希望之泉;於社會,是濁泥中的一朵蓮花,那清香隨風渲染開來,聞者,滌淨心靈;觀者,亦能安定人心。

「你真的沒救了,自己好自為之吧!」
這句話是母親隔著鐵窗,從另一個世界對我所說的一句話。當時的情景,迄今仍舊歷歷在目;那頭,母親失望的臉上寫滿了無可奈何的哀傷;這頭,似戰敗被擄的我,無言以對。
在陷入最深的自責幾天後,漸漸恢復了思考能力。母親離去的背影猶在眼前,而此刻的我又能做些什麼呢?正困頓於該如何面對母親、該如何正視自己的錯誤之際,隨手捧起了當日的《人間福報》瀏覽,映入眼簾的是由星雲大師所親撰之〈膝蓋〉一文,入目幾行便潸然淚下。
大師寫道:寫信給父母師長,開頭敬語都用「父母大人膝下」。「膝下」的意思,就是:我依戀、跪拜在您的膝前、膝下,接受您的教誨;兒女向父母行禮跪拜,表示孝敬,不跪拜,則難以表示兒女的恭敬之心。
抹去清淚後,恍然大悟;世間最難割捨是親情,倘若真心懺悔,相信母親能原諒我的。於是,我寫了一封信給媽媽:
母親大人膝下:
愚兒不孝,惹您傷心了。
自幼您栽培孩兒不遺餘力,今孩兒竟鑄成大錯、敗壞門風,但盼母親能保重身體,兒在此會誠心懺悔,以期能早日返鄉孝順您,請母親勿念。
愚兒敬上
短短幾行,但完成這封信卻是無比的艱難,怕道不盡我對母親的思念,以及無力挽回母親悲傷的歎息與無奈,一切那麼小心翼翼,深怕一個字的太過或不足。
其實,這封信我寫了整個星期,那過程經歷了太多太多對自己的考驗;邊寫邊跟自己對話,重回了那段荒唐歲月,甚至又回到了更早之前的學生時期。重新走過一遭後,對人生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認識自己是何其難,而承認自己犯的錯更難,但親情給了我無比的勇氣,讓我面對過錯、接受失敗,再一次的讓我找回信心,不再逃避、勇敢承擔起犯錯後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母子連心,該是母親知道我回頭的決心吧!沒多久就收到她的來信,她說:媽媽從來就不曾放棄你,只是要讓你明白,必須懂得對自己負責,犯錯並不可恥,但要有改正的勇氣和決心;很欣喜你能瞭解這人生難得的一課,媽媽很高興。
一篇文章、一封信,甚至一句話,所帶給人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幸得大師文章醍醐灌頂,才不至淪於自怨自悲的境地,年少時,以為重於一切的事,不過是時間的蹉跎,總深切期盼在橫衝直撞、傷痕纍纍之後,能尋得生命中真正的幸福;殊不知,幸福並不是混濁的外在,而是在於讓因外求而躁動不已的心安定下來啊!
人之可貴,在於能掌控、改變自己的命運,唐太宗曾言:「以人為鑑,可明得失」。過去我只能看見悔恨、悲觀、無奈此等負面的自己,總認為失去後,唯一,能做的只剩回憶;歷史有太多的人、事可當借鏡,為何在遍體鱗傷之後還對自己苛薄,連給自己回頭的機會都放棄,心中頓有所悟,當所見所思都著重於壞處,人必定會悲觀消極;倘若心思能放在體會美的事物上,身心靈也就能真善美了。原來,回頭不難,只在一念之間。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