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傻瓜相機小心翼翼打開來,放進底片,接下來是檢查電池是否電力充沛,確認陣容齊全後,開始捕捉想要的鏡頭,按下快門,開心的拍下風景照。夕陽,當然是我最愛的配角,它使風景的視野更為遼闊。自認不是擅長攝影的人,但是,當我決定拿著相機出門,讓所有生活變得生動,就表示我又要為相簿增添一些紀錄了。
我熱情的相信著:照片等於回憶。就像三年前與友人天岸馬在台北參加懷舊相片展一樣,黑白照中笑容可掬的老奶奶,拿著扁扇,頭微仰,面前圍著一群眼神專注的孩子。照片沒有說明,當然也無法發出聲音,我卻感動於那樣的氣氛:老奶奶正說著讓人發笑的故事。直覺那是個幸福的午後,很完美的色澤,縱使黃昏是灰色的。根據照片攝影年代,天岸馬與我都一致認為,老奶奶想必已經不在人世。一直喜歡這張老照片中,老奶奶眼角的魚尾紋,雖然每看一次就是一回怵目驚心,但也瞭解到人的生命比之照片中的往事雲煙,顯得太短暫也太脆弱了。
抽屜裡還保存一些舊照片,滿月照說明著我嬰兒時期的天真無邪;從小學開始成長過程不同階段的畢業照,暗示下段人生我將面對、肩負的責任;結婚照代表我將失去享受戀愛滋味的單身生涯;然後不管歲月如何變遷,我最後的等待,必然是一張供人瞻仰的遺照。然而照片有時也很虛幻,滿月照中的嬰兒笑容燦爛,並不表示這個孩子有個快樂童年或是可以平安長大;結婚照中主角恩恩愛愛,卻無法保證兩人能夠一輩子永結同心。
照片就算不能將瞬間承諾成一個未來,但對我而言,它仍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我在心底細細地揣摩我人生最後的一張照片,我很好奇當人們看見它時,是怎樣的心情?可否能看出我走過的人生,擁有最完美的色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