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福利政策 免費的其實最貴

健次(北縣新店/文字工作者) |2009.10.05
1181觀看次
字級

高雄縣傳出老師在學生還在用餐時,就打包營養午餐,與學生「爭食」,這讓我想到新任教育部長吳清基兩項免費教育政策。

吳部長一上任,宣示要加強推動十三項教育政策,其中包含五歲以上免費入學,與免費營養午餐兩項免費政策。

免費人人愛,畢竟在景氣差的時候,多數父母的經濟壓力很沉重,能減免學費與午餐費,的確能減輕不少壓力,也許會讓原本困於經濟因素不敢生育的夫妻,改變主意,但是,免費入學與免費午餐,真的是免費的嗎?

據相關單位資料指出,要推動這兩項政策,國庫每年得各增加一百億元以上支出,但台灣的國債已超過十四兆元,這對已捉襟見肘的國庫,恐是雪上加霜;就算政府舉債支應,但還是要還,而還錢的不是別人,正是這些享受免費政策的孩子,也就是說,政府不過是以會計帳的手法,先挪用孩子成人後所賺的錢,根本不是真正免費。

說來弔詭,健保局喊窮要漲健保費,教育部卻彷彿坐擁金山銀山的富家子,可開出動輒百億元的教育福利政策,總的來說,縱然家長省下學費與午餐費,卻因其他地方虧空必須加稅,平均下來,真的有省到嗎?

而且,免費入學不但補助公立學校也補助私立學校,根本是圖利富人,因為政府只補助學費,但私立學校更貴的是雜費,及各項額外的費用,窮人不會因免了學費就能讀的,結果政策最大的贏家是富人階級,卻拖著窮人階級分攤將來要償還的錢,這樣符合公平正義嗎?

社會福利政策理應是幫助經濟弱勢,使其不要輸在起跑點,但台灣的政策只講求齊頭式平等,補助窮人也補貼富人,台灣又不是所得稅百分之四十起徵的北歐社會福利國家,根本負擔不起齊頭式平等的政策,況且政府沒錢得舉債,等於把債務丟給子孫,難怪有人說,免費的其實是最貴。

無論營養午餐還是學費,都只需補貼弱勢族群,頂多再提供額外經費,幫助中產階級不幸向下流動時,緩衝生活衝擊就夠了,實在沒有必要制定齊頭式平等的教育福利政策。

希望政府別再先刷卡後付款,萬一有一天刷爆了,孩子淪為卡奴,甚至還沒出社會就已先背了一屁股債(目前台灣每人平均背負的國債多已達八十六萬元),政府應所節制,不要一再開出討好目前人民,卻罔顧子孫利益的政策,否則隨便花子孫的錢,將來他們成為統治社會的階層時,面對高稅務、高負債及高扶養比,在自身經濟捉襟見肘下,很可能集體棄養老人,那就真的是人倫悲劇了。

健次(北縣新店/文字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