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芭瑪和米勒雙颱效應,八八水災慘痛教訓記憶猶新,政府如臨大敵,包括馬英九總統在內的相關部會首長,在中秋節停止休假,分赴各地視察防災準備情形,且畫分責任區,總統負責花東、行政院長吳敦義負責高屏、副院長朱立倫負責北北基宜、農委會主委陳武雄進駐中彰投、內政部次長簡太郎和曾中明負責雲嘉南。
芭瑪颱風海上警報發布後,內政部長江宜樺已進駐中央災害應變中心,陸上警報發布,副院長朱立倫立即進駐應變中心,出任指揮官。此外,國家搜救指揮中心全面完成整備的資源,包括空勤總隊直升機十八架、國防部直升機五十二架,各縣市供直升機起降場九百七十六處,海巡署一百一十八艘各式艦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與高災害潛勢村里長間,建置國際衛星行動電話一百零四套。
上次被嚴批的國軍更嚴陣以待,國軍各作戰區將指派「第一和第二即時應變部隊」,前者接獲命令後十分鐘內出動,後者三小時內出動。至於派遣方式,授權各區指揮官,可以調動一定規模兵力,掌握救災時效。為因應通訊中斷造成災區孤島,已派遣特戰隊進入山區協調防災與緊急救援。目前不但由參謀總長林鎮夷坐鎮衡山指揮所,與各部隊召開視訊會議,並下令各部隊正副主官必須留值,官兵暫停休假。
《左傳、宣公二年》記載個故事,春秋時晉靈公無道,濫殺無辜,臣下士季對他進諫。靈公當即表示:「我知過了,一定要改。」士季很高興地對他說:「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天下沒有不犯錯的政府,重要的是犯錯後要能誠心道歉,並知過能改,從此不二過,這才是善的政府。
上次莫拉克颱風,中央與地方就是各行其是才釀禍,所以防災絕不能分地方與中央,防災是以「地方為主,中央政府全力支援」。
中央指揮官朱立倫也強調,依災害防救法,防救災由地方負責,中央綜合支援,甚至國軍直接進駐接受縣市長或各鄉鎮市長指揮作緊急支援。所以地方各級單位也應該要上緊發條,成為救災常態。
固然政府在防救災上不可卸責,民眾也不可全依賴政府作為,自己要有防災準備。《左傳.襄公十一年》還有一個故事,春秋時代幾個諸侯國聯合攻打鄭國,鄭國人相當害怕,就準備禮物要去賄賂其中最大的晉國,用以求和。鄭國一共送了三名樂師,裝配齊全的兵車一百輛,各種樂器以及歌女十六人給晉國。晉國國君晉悼公看到後,非常高興,將半數的樂器與歌女賜給大臣魏絳,感謝他對國家的貢獻。但魏絳卻謝絕了晉悼公的贈禮,並藉此機會向悼公進諫說:「《書經》裡有句話說:『處於安樂的時候,要想到危險可能隨時會出現。』這樣才能及早做防備,有了防備就不怕災難。我斗膽以這句話規勸您。」
魏絳引用的《書經》這句話就是「居安思危」,台灣位於天災頻傳的地方,昨天又發生地震,所以大家都要有「居安思危」的觀念,對天然災害,要料敵從寬、禦敵從嚴。只要中央、地方、民眾都能上緊發條,就能將天然災害的影響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