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如此不可】勉強

宇文正 |2009.08.26
718觀看次
字級

對成人來說,難以勉強的事很多,感情、婚姻、工作、人際,乃至於居住、飲食起居種種生活細節都難以勉強,因為人格習性已經定型之故;而我們總確信小孩是可以勉強的,勉強是為了他好。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對於吃。

我一個朋友,許多蔬菜不吃,每次一同吃飯,她第一個動作,便是把盤裡的紅蘿蔔、芹菜等等夾到我的盤裡。而她吃的水果只有傳統西瓜、鳳梨、富士蘋果等少數品種,如果端上其餘水果,便會全部進到我的肚子裡。我一邊說:多吃青菜,皮膚才會好!一邊把她不吃的全部吃掉;她則一邊附和:對啊,像妳什麼都吃真好,一邊難掩那些食物令她噁心的表情。我心裡多少想著:這一定是從小偏食不被糾正養成的壞習慣,但不會說出試圖勉強她吃的話。我們絕不會勉強一個大人。

使我陷入兩難的是:我們到底應不應該勉強小孩的飲食呢?不勉強,他可能會長成上述那樣的偏食者,我的那位朋友經常為皮膚病所苦,我心裡總認為是她蔬菜水果吃太少的緣故;勉強,卻是一件殘忍的事。我至今猶記得,國中時在一個同學家裡,她媽媽勉強我吃下蒸茄子時,那軟軟的帶著特別味道的東西,通過我的喉頭時引發的強烈嘔吐感,我發誓,和長大後要勉強我去跟一個討厭的男人交往一樣,讓人無法忍受。

我的小孩至今不敢吃生菜沙拉,我大哥便說:那應該叫他吃雙倍,他就敢吃了!我趕緊替孩子說話:他吃炒熟的青菜啊,我們小時候誰吃過生菜呢?小孩還不敢吃青椒,我先生有次對他說:「你應該要練習吃,不然將來當兵怎麼辦?」小孩回答他:「當兵吃青椒,那也只痛苦兩年;如果現在就開始吃的話,我豈不是要多痛苦十幾年?」大人們忍著笑,心裡紛紛覺得言之有理,又不便說出口以免助長了小孩的霸氣。

其實我仍然很「民主」地認為,「勉強」是不到最後關頭,不該拿出來用的。小孩許多東西不吃,是因為孩子的味覺比大人敏感,慢慢他就鈍化了,像我,忽然有一天就變得敢吃茄子了;而更多的「不敢吃」其實是出於「誤會」,誤會自然是會解開的。我的小姪女剛上幼稚園時,常常餓肚子回家。一次告訴她母親說她中午不敢吃菜,因為排骨裡面有蟑螂蛋;一次下午點心沒吃,因為湯裡面有好多的小牙齒。她說的是豆豉排骨和有薏芢的四神湯!(本專欄每周三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