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繁體字豈可輕易言廢

 |2006.04.15
461觀看次
字級

據傳聯合國決議於二○○八年起停用中文繁體字,所有文件均改用簡體字。聯合國秘書處雖否認這項傳聞,但是簡體字在國際間的進行已形成它的「正統」地位,繁體字如不能獲得國際重視,勢將淪為少數文人雅士的「寵物」。使用繁體字的台灣未來何去何從,應是我們必須認真討論的課題。

文字本就不是一成不變的,中文從甲骨文演變成大小篆,而隸書,而楷書,現在台灣也流行一些從草書演化而成的簡體字,因此並無所謂正統;文字演化到某一階段,大家形成共識,就是通用的文字。問題是中國大陸現在採用的簡體字,是政治下的產物,有些違反造字原則,又無邏輯可循;更令人遺憾的是失去中國文字原有美感。簡單說,就是「簡得沒道理」。

如果台灣為因應時勢而被迫採用大陸通行的簡體字,半世紀來尚能維繫中華命脈的台灣,也將一如中國大陸,形成文化斷層;青年人將不能閱讀古籍,也不再認識中國文字的優美,未來要研究中文源頭,恐怕要向日本取經了。

台灣能堅守繁體字陣地,對大陸中國文化的延續性也有正面貢獻,假以時日,如大陸有識之士,能有所悟力矯其弊,或由簡入繁,或修正某些不合造字邏輯的簡字,也許還有機會保留「一線生機」。由聯合國不分青紅皂白,確定簡體字的國際地位,則生機測茫,因此,我們要大聲呼籲,請聯合國務必「維持現狀」,讓繁簡並存,最後交由「人民選擇」。

網路上在連署的一項「反停用繁體中文」文件,全球已有四萬餘人連署。據報載,該項連署活動並未引起多台灣網友的重視,參加連署者在不及百人,台灣人民身在福中,認為事不關己,實在大錯特錯。到了二○○八年,聯合國一旦正式使用簡體字,國際間不論商品或電腦的通行文字,勢必一律改為簡體,台灣要走向國際,就不能再堅持繁體字,屆時台灣既不能「力挽狂瀾」,簡體字以大吃小,繁體字很可能成為少數文人私藏的骨董了。

所以連署向聯合國嗆聲,台灣絕不可缺席,我們只要求不要「停用」繁體字,而不是要求改簡入繁。事實上大陸使用了半個世紀以上的簡體字,儘管它是由政治力推行的文字,今天希望它能「政治歸政治,文字歸文字」,也是強人所難,雖然有些簡體字不合造字原則,醜得不忍卒睹,但畢竟已習非成是,通用五十餘年,要改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到目前為止,海峽兩岸繁(包括台灣、香港)簡(包括大陸、新加坡)並存,未見窒礙,亦未見互指其非,足見並存的現狀實無改變的迫切性。聯合國縱然對中國的「文字」突感興趣,至少也應召開一次專家的公聽會,聽聽學者專家的意見再作定奪,如今卻草率決定有關中國文化延續的大事,實令人遺憾。有遠見且珍愛中國文化的有心人,應要求聯合國將中文的繁體字,列為世界重要文化遺產加以保護並期發揚,豈可獨厚簡體字,導致繁體字消滅於無形?

我們呼籲所有使用繁體字或愛惜繁體字的華人,尤其是知識分子,不論政治背景,都應挺身而出,為繁體字的生存延續共同奮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