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之旅5 隨祖師參禪去 五祖弘忍

杜荷/文‧攝 |2009.07.31
642觀看次
字級

五祖寺一襲灰袍披身,山門聳峙以「上接達摩一脈、下傳能秀兩家」之勢,安座在湖北黃梅東山之上。這是五祖弘忍道場,也是六祖惠能得法受衣缽之地,因此宋英宗親書「天下祖庭」。

門外,瘸腿乞丐,叫唱擁來,進退之間,讓人抽回了現實。禪,雖精妙卻不離生活,難怪四祖至五祖皆以農禪立寺,讓僧人免於托缽乞食,佛法才得以興揚,畝畝方田至今仍然苗苗青秧。

寺內古建築群要以聖母殿(圖{1})最為特殊,殿內供奉的聖母纖瘦,姿態莊嚴,她正是五祖生母周氏。

相傳五祖前世是位栽松老人,破頭山上巧遇四祖,央求出家。四祖見他老邁便說:「投胎再來,我就收你為徒。」當晚,老人借宿浣紗姑娘家。翌日,老人不知去向,姑娘竟未婚懷孕,被逐出家門,生下胎兒。這段三世因果感動了武則天,特賜封她為聖母,創下為僧人母親建殿堂的首例。

弘忍七歲以「佛性為姓,性空故無」獲四祖認可出家,就一直在四祖身旁修學,延續前世的承諾。當年四祖身旁不乏悟性高的弟子,傳法時他問:「參禪何須方便?」當眾印心。弘忍答「原地找人」獲得賞識,今日寺內有面碑牆上寫著:「認識你自己,應做如是觀。」回應了五祖,也為盲目找心者,一記當頭棒喝。

寺內樓閣層層,怎麼也抵不過一面漆脫蘚生的白牆,被後人代代傳頌。五祖當年要學僧在牆上寫偈,一較悟性。首座神秀先以「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在寺內傳頌。被在米坊裡舂米的惠能給聽到了,他大字不識,請人代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首偈竟獲五祖印可,當晚密授《金剛經》,傳授衣缽。如今,舂米工具,仍完整地保留在六祖殿內,給人無限追憶。

從四祖到五祖、五祖到六祖緣緣相扣,依如大殿對聯:「佛法有因、佛法有緣、有因有緣、皆成佛果;祖傳一衣、祖傳一缽、一衣一缽、乃是祖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