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階梯】微笑的盛世

李碧華 |2009.07.28
498觀看次
字級



我不愛笑,分明快樂得想吹口哨,卻又總是面無表情。這款性格必然在人情世故上吃虧,然而我並非公共人物,親和力無需被放大檢驗,加上在自己生活的小圈圈裡,從來沒有缺過友誼或正常的職場互動,以至於更堅持酷冷原味。

沒有特別的原因,只覺得面無表情最舒服,沒事何必亂哈啦。

不過,朋友卻為我發愁,強迫我去「微笑彩俑」展學習微笑。我們一起散步到歷史博物館,路上聊起古文明和微笑背後的君王治國,總覺得當老百姓也靠運氣,王建←說當今民怨極深,綠營空轉之後,藍營又欲振乏力,中華民國這朝代的子民,顯然沒有文景之治幸福。

若我是漢朝女子,會因男耕女織而面露微笑嗎?極可能不會,情願在亂世中衝出重圍,找尋個別的身心安頓。

每回親近古文明,都像作夢一般,老祖宗的超凡技藝近在眼前,甚至觸摸得到,五千年的時空阻隔,出土古物做了無聲牽繫。久遠的年代,沒有3C數位,沒有高聳摩天輪,靠人工一石一斧鑿出帝王殿,蓋出金字塔,這足以證明工藝智慧無關科技,縱使沒有機器助陣,兩隻手也撐得了大片天。

「微笑彩俑」是歷史上長達四十年文景之治的見證,在盛世治理下,遠離饑荒與戰爭,隔開民怨與躁動,老百姓過著簡單卻安心的日子,爐中有柴在燒,田裡有穀在長,家人圍桌話家常,一個也不少,這就是文景之治的民間微笑,化為彩俑,流到新世紀,傳到新台灣。

自己為什麼不能像漢朝人那樣笑臉迎人呢?

說不定,心頭早已深深埋下對這個社會的惶惑:惶恐於自己能力的微薄,無法為大團體奉獻更多;迷惑於自己汲汲營營大半生,究竟有沒有走對方向?

走出歷史博物館,我不禁如此自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