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23RF
文/掌
大部分鄉下的老人家日子是充實的。特別是有自家菜園,長年有青菜種,也有一年就可收成的香蕉或木瓜,這些老人家常成為早市路旁一攤攤的熱絡。
好些老人家,自家種的青菜多到吃不完,就在一大早採收,挑撿成束後,擔到早市的路旁,飼料袋一舖,上頭羅列的就是自家菜園產出的蔬果。常見的有幾乎一年四季都有的地瓜葉,盛夏旺產的長豆、玉米或少數不同的秋葵、地瓜,大同中仍有小異;但水果類的就不外乎也是一年四季都有木瓜和香蕉,在盛夏時分還有荔枝和各品類的芒果。
老人家圖的只是一早齊聚在早市的路邊閒話家常、打發時間,若有生意上門,除了銷售手種的蔬果,賺個種籽錢或零花費用,還有跟顧客分享成就的得意與喜悅,那是他們快樂的來源。
常把握晨光逛早市的中年男子如我,也從中獲得不少快樂。
清明節前,氣溫不高,香蕉少產供不應求,水果攤曾經高到一斤八十五元,而往常路旁一串串自家種,賣得較便宜的青綠香蕉也隱身匿跡。此時香蕉的天價,對天天吃香蕉的我而言,也只能遠觀,想著等價格回穩後再買,以療癒饕口饞舌。
端午一過,氣溫回升後,香蕉就雨後春筍般出現在每個大小攤位,儘管有段時間未買,但就經驗直覺,價格肯定回到往常一斤二十元上下,該是大啖香蕉的好時節!
經過一位阿婆的攤位,瞧羅列飼料袋上的香蕉根根青綠飽滿,別於水果攤上幾經熟成處理後的條條金黃,便知那是自家種的農產。
「歐巴桑,我要半枇!」指著那串根根飽滿的香蕉,我跟阿婆說我的需求:「家裡人少,一半就好,這放多久才能吃呢?」
阿婆自信回應:「兩天後就能吃啦!」「你若要馬上吃的,這枇熟啦!」然後指著另一串熟成略有斑點的促銷。
瞧我沒有想買,阿婆俐落的鐮刀一下,就把我要的部分往電子秤上一擺,這時,從價格顯示器知道,已是很親民的一斤二十五元。
遞給阿婆三十元後準備離去,耳畔響起以為是阿婆和臨攤老闆的對話:「我切兩根請你吃啦!」瞧我沒有回應,阿婆一聲:「來啦!帥哥,我要請你吃啦!」帥哥?那肯定是阿婆眼力好,安全帽和口罩蒙起了臉,還能看出我這帥哥來,不免心頭樂顫回頭再問:「叫我?」「對啦,這裡就只有你這帥哥啦!」阿婆面露燦笑說:「你買的還要等幾天,這兩根你回家就可以吃啦,不用等!」「才買三十元,你還要請客?不好意思啦!」對阿婆的貼心我雖然開心但也客氣。
「免細膩!」阿婆得意說:「蔬菜、弓蕉全是我種的,請你兩根,沒要緊。」接過香蕉,我給阿婆誠心的感謝和讚美:「哇!你有夠厲害,真會做生意喔!」得意的阿婆樂得更開懷啦!
我喜歡找這些路邊的菜攤買家常蔬果,一來感受鄉下的人情味,再者給這些上年紀的歐吉桑和歐巴桑一些讚賞,他們的生活就更添樂趣,儘管只是兩根香蕉的饋贈,往來的卻是濃濃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