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們幾個有小孩的媽媽一起帶孩子去山上踏青。有幾位同事還帶了他們的姪子或外甥女。
我很喜歡這樣的聚會。一方面,孩子多了許多不同年紀的遊伴,可以互相學習;另一方面,許多媽媽聚在一起,就是許多雙眼睛在注視孩子,每雙眼睛都少了一些負擔,卻又可以看得更仔細。

我們選了一塊看起來平坦的草地,放縱孩子去跑去跳。我看著孩子奔跑的身影,注意孩子安全的同時,還享受了藍天白雲所帶來的閒適,心裡不停讚嘆:「真是美好!」
過了一會兒,一朵烏雲出現在天邊。一個不到兩歲的小男生指著烏雲對我說:「阿姨妳看,那邊有一點黑黑的。」我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過去,然後問他:「烏雲來了會怎麼樣?」小男孩告訴我:「會下雨。」我又問他:「下雨的話要怎麼辦呢?」小男孩回答:「趕快跑!」
就在我打算和小男孩繼續進行一問一答時,那朵烏雲已經快速向我們飄來,而且,就像小男孩說的一樣,下雨了、趕快跑。
突如其來的雨,把我們趕向不遠處的小亭子。一進亭子,媽媽們趕忙幫孩子擦乾頭髮、換上乾衣服,就在大家手忙腳亂的時候,一位同事的電話響起,是某個孩子的媽媽打來說,她的孩子從早上起床後就沒有吃東西,叮嚀同事要帶孩子去吃飯。我們對這通電話都感到有些錯愕,但也不便多說什麼,就帶著這群剛發洩完精力的孩子去大快朵頤了。
第二天,我和另一名同事聊起這件事。我們一致覺得,那個媽媽打電話來「遙控」的孩子有點早熟。回憶過去看到他的情形:他總是穿著名牌衣服,總是表現得很有禮貌,而且很聽話;他是一個不需擔心的孩子,不但會照顧自己,還會主動照顧年紀小的弟弟妹妹。但是,感覺上,他很不快樂。只不過是念幼稚園的年紀,為什麼不快樂呢?
後來才知道,孩子的父母工作都非常忙碌。所以他從小就在奶奶家、姑姑家、叔叔家等爸爸媽媽來接他,有時甚至等到半夜十二點、一點。好不容易盼到父母放假,但是父母安排了自己的社交活動,他還是得等爸爸媽媽回家。有一陣子,孩子寧願忍受身體流汗的黏膩,也不肯去洗澡,除非爸爸或媽媽願意跟他一起洗。
我想,孩子不快樂的原因就在這裡吧。他需要爸爸媽媽的陪伴,需要肯定爸爸媽媽是愛他的。雖然身邊一直有其他親人陪伴,但是,沒有人能取代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
我深切地對自己許下承諾,不管再忙、再累,我一定要每天給孩子一段完整屬於他們的時間,我一定要抱抱他們、告訴他們:「媽咪愛你們。」即使,只有十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