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六十五歲印尼華僑張亞君(胡宗鳳攝)本月初來台旅遊期間,因膝關節疼痛變形而赴醫院診療,才知左膝有嚴重退化性關節炎,所幸經做微創人工關節置換術後,疼痛減輕許多,讓她直誇:「台灣醫術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周德陽昨天說,張亞君是該院第一個接受微創人工關節術的病患,亦是該院收治的第一位在國際旅遊期間,而來院求診的病例。
張亞君說,她此次來台灣是為了探視在台中某醫學大學念書的兒子,同時因先生在香港被診療疑似大腸癌,亦順道做進一步的檢查,結果先生做完大腸鏡檢查卻沒有發現腫瘤,完全正常,可謂意外驚喜。
中國附醫骨科醫師楊傑思表示,患者的左膝於年輕時受運動傷害之故,長年受疼痛及變形之苦,已到了「走一步,痛一步」的地步,因此陪同她先生來求診時,也順便接受骨科診療,並確定為嚴重型的退化性關節炎。
這種症狀,依學理及臨床實務經驗判斷,都只剩下「全人工關節置換術」可解決她的問題。經過詳細的解釋及評估,張亞君決定接受「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術」,手術過程一切順利,術後第一天即下床使用助行器走路,關節活動彎曲程度可到九十度,術後第三天即可出院。
楊傑思說,「微創關節手術置換術」的精神在於軟組織肌肉的保留,而不是強調傷口的大小,病人可因為手術中較少的軟組織破壞,而在術後達到快速復健的效果,對病患來說,不管是住院時間的節省及經濟上的效益都大大提高,張女士對手術相當滿意,預計術後一周返回僑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