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垢勿亂掏 免感染

記者林賢齊 |2009.07.23
2150觀看次
字級

【記者林賢齊台北報導】一項針對一千一百八十九位民眾做的「耳朵清潔大調查」顯示,儘管有八成六民眾知道挖耳朵有耳道發炎的風險,卻仍有七成七、六成四民眾,分別使用棉花棒、掏耳棒清理耳朵。

台北榮民總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王懋哲說,若感覺耳朵聽力不同、悶塞感、騷養,可能黴菌感染或中耳炎,應找醫師治療。

信義耳鼻喉科診所、前北市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主治醫師呂志正表示,外耳道的表皮只有零點五公分,民眾認為「棉花棒」比金屬掏耳棒安全是錯的,使用棉花棒,表皮還是容易受傷造成感染。

掏耳棒未經消毒或棉花棒遭黴菌汙染,容易引起黴菌感染,呂志正說,就是俗稱的「香港耳」,此病症要一個月左右才能痊癒。若不慎挖破耳膜,耳膜大約二周就可以恢復,這段期間會略有重聽,但是若不慎有水跑到耳道,則容易造成感染。

王懋哲指出,根據研究,耳屎可以保護耳道肌膚,讓耳道酸鹼值維持在PH五點五的環境,不易滋生細菌,清理得太乾淨反而會導致耳道搔癢。且耳垢在正常狀況下會自行脫落。若耳垢太多塞住耳道,可尋求耳鼻喉科醫師協助,大約半年清理一次即可。

呂志正表示,市售的耳朵清潔液或噴霧劑,有耳膜穿孔、中耳炎等「耳膜不完整」的人要避免使用,以免液體造成症狀加劇。他提醒,游泳浸水只要單腳跳動讓水流出來,耳朵浸水會自行蒸發,平日不要自行亂清潔耳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