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專題報導】「戴爾應該為網路標錯價事件負起責任,才是企業應有的態度。」國內消費者保護運動推動者、人間福報總主筆柴松林表示,美國電腦大廠戴爾連續發生網路標錯價的烏龍事件,代表企業在網路購物的管理流程上出問題,或是人為疏失因素等導致,但無論是那種因素,身為一個有擔當的企業都應該為這件事負起責任。
柴松林表示,短短時間內連續發生兩次標錯價的烏龍事件,的確會對戴爾的企業商譽造成影響,但只要企業能在第一時間出面解決,有誠意的來面對消費者,就能降低此事件對企業形象的影響,也能減少消費者對戴爾的負面評價。但戴爾卻沒有這樣做,也沒有立即處理,使得消費者的火氣愈來愈大,讓網路標錯價事件如雪球般愈滾愈大。
柴松林認為,消費者的權益應該受到保障,無論企業的處理態度如何,政府相關單位都不應該坐視不管。除了戴爾應以妥善的方式來處理後續的標錯價糾紛,行政院消費者保護委員會也應站出來捍衛消費者的權益,為企業與消費者找到一個適合的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