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片抗UV 比會變色重要

記者林賢齊報導 |2009.07.04
1721觀看次
字級

夏日眼睛防曬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戴太陽眼鏡;目前坊間更有變色鏡片,供黃斑部病變高危險群選擇,但眼科醫師提醒,無論選擇何種顏色鏡片,最重要的是確定是否有抗紫外線效果,否則可能造成更大的日光傷害。

此外,關於白內障病人施行「黃色人工水晶體」手術,認為「可抗藍光,保護黃斑部」的說法,尚未經醫學界確定。

萬芳醫院眼科主治醫師何慧君表示,醫學界目前強烈懷疑:紫 外線就是黃斑部病變的「頭號通緝犯」,但以黃斑部病變患者來說,乾性病變患者可能因高劑量紫外線,加速黃斑部細胞凋亡,演變為濕性黃斑部病變。但如果已是濕性病變患者,則雖然仍有必要防範紫外線,但光傷害已非形成疾病的重大原因了。

目前市面上販售的變色鏡片,號稱能夠抗紫外線,保護黃斑部,但其實,「顏色深淺」並非挑選重點,是否能夠抵抗紫外線,才是重點。

何慧君解釋,眼球瞳孔遇到強光或陽光時,會自然縮小,以保護眼睛,避免過量紫外線造成傷害。但「變色鏡片」一遇到紫外線或可見光激發,便會轉為暗色系,很容易讓瞳孔對外在環境產生「錯覺」,導致瞳孔依舊放大,結果反而接受了大量紫外線,讓黃斑部病變加速惡化。

耕莘醫院眼科部主任楊熹明說,有些淡色的護具及鏡片,同樣具抗紫外線的效力,只要選對眼鏡,就能達到不錯保護效果。

一般而言,能夠降低光線強度,達到防眩光效果的灰黑色鏡片、能夠過濾藍光,減少反射眩光與增加色彩對比的黃色鏡片、能減緩強光造成不適感的茶褐色鏡片,是較多人選擇的色系。

至於白內障手術是否應選擇植入「黃色人工水晶體」?楊熹明認為,醫學界對於日光中的藍光對眼睛的利弊尚未定論,有人認為藍光對黃斑部患者傷害不小,但也有人手術後抱怨夜間視力下降,甚至產生憂鬱情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