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冷靜看待大陸錢潮來台

 |2009.06.05
1566觀看次
字級

最近,台灣社會沈浸在陸資大舉登台的喜悅中,在不到半個月內,連續三批大陸採購團來台,號稱帶來的商機已經超過新台幣五千億元。對忍受了八年經濟不振、又遭全球金融海嘯衝擊的台灣經濟,這不啻是久旱後的甘霖。

年初,大陸安利團來台觀光,當時喊出六百億元觀光效益,已經讓台灣相關產業喜不自勝。之後,大陸觀光客來台日有成長,輕鬆突破一日三千人的上限。但陸客觀光產生的經濟效益分散,不易看到整體變化。最近這一波大陸錢潮奔台,主要的差別在於是來自企業有計畫的集體採購,規模更遠超過觀光利益。

五月下旬,廣西採購團登台,主要採購對象是原物料、皮革、電子元件等,金額五十五億台幣;接著,為因應大陸中央「家電下鄉」計畫,真正的「大腕」採購團上場,包括大陸海峽兩岸經貿交流團要來台灣採購六百億元家電、一千四百億元的面板、三千億元的手機市場商機對台商開放。而這還只是到六月初的採購團而已,根據報導,一直到七月,大陸來台採購團將絡繹於途。

面對這番榮景,政府與民間當然歡迎。但我們也不要忘了,大陸工商企業界之所以如此爭相來台,完全是因為中共中央一聲令下所致。在目前的兩岸氣氛下,擱置政治歧見,經濟利益先行,但大陸企業的採購行為並不完全出於經濟法則,仍然有其政治意涵。

就台灣而言,經濟發展如果過度依賴單一來源,也不符合風險分散原則。崛起的中國固然已經由「世界工廠」迅速轉型為「世界市場」,但根據《商業周刊》報導,二○○五年,美國外包中國生產,成本比墨西哥便宜百分之五,至二○○八年則反過來比墨西哥貴了百分之二十。同期,大陸製造零件在美國的「到岸總成本」,從比美國自製便宜百分之二十二,滑落到只有百分之五左右,已經不符合外包利益。由此可見經濟利益的風向轉變之快。

當然,大陸的經濟發展不會一夕垮台,但當產業界相對輕鬆享受大陸訂單的「快錢」時,仍要有風險意識;台灣幾十年來累積的經濟實力,靠的是行銷全球,而不是單一市場。

再者,面對未來,台灣產業界更需加速創新腳步,把產業體質向上推升,研發出更多、更好的獨特產品,以「創意」獲利取代以「製造」賺錢。否則,一旦只知接單生產,則無疑是把台灣有限的人力與生產資源,變成大陸的代工廠而已。

真正有助彌縫兩岸差異的,不只是大陸來台採購的單向施與受,兩岸更應該建立聯手出擊、賺世界的錢。就如同最近日韓媒體多所討論的,在面板產業界發生的「Chiwan(中台)」現象,因為兩岸業者聯手追擊,導致南韓面板業第一季大幅衰退。 

大陸採購團不會是買光台灣的洪水猛獸,但面對這一波迅速出現的經濟變貌,政府、產業界與一般國人欣喜之餘,也要冷靜思考:在兩岸和解、2G(中國與美國)浮現的時代,台灣應如何自我定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