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王毅操盤 民間打根基

文/韓劍華 圖/取自網路 |2009.05.24
466觀看次
字級



首屆海峽論壇不久前在大陸福建落幕,這是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二○○八年上任之後,第一次也是迄今為止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範圍最廣的兩岸大型民間交流活動。

去年六月王毅接下國台辦主任一職,之前他在外交系統工作長達二十多年,是中國外交系統的日本通。王毅由外交系統轉換跑道出任台辦主任,主要是為了因應新形勢下的兩岸關係,他也是中國第一位出身外交系統的國台辦主任。

外交工作 長達二十多年

王毅生於一九五三年,文革期間曾在農村插隊,在東北建設兵團一待就是八年。一九七七年中國恢復大學聯考,王毅順利考入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攻讀日語。初入大學校門,王毅比同學們年長,擔任班長,還當上學生會主席,很快地在同儕中嶄露頭角。

王毅的大學老師、北二外日語系主任潘壽君對他讚不絕口,他說王毅思路很敏捷,文章寫得好,是個研究型的人才。潘壽君說,王毅很有活動能力,在班上年齡較長,顯得老成,閱歷很豐富。

王毅日語老師秦明吾盛讚王毅畢業論文質量高,刊登在中國權威日語核心學術期刊《日語學習與研究》,非常不容易。秦明吾說,學生能在這個雜誌上發表文章,迄今還很少人做到;對於王毅的論文能獲發表,老師們印象深刻。

閱歷豐富 同儕中嶄露頭角

王毅同班同學、目前在北京當律師的王小平回憶,學生時代的王毅就很成熟,相貌端莊,舉止穩重,與眾不同,明顯超過其他同學。他認為王毅很有頭腦,主見強;對政治問題理解很深,見識多,文采斐然。

四年大學畢業之後,學校日語系只有兩人進入外交部,王毅是其中之一,從此跨入外交界,一路從外交部亞洲司科員到司長再到部長助理、常務副部長;期間兩次外派日本,先後擔出公使銜參贊及駐日大使。

王毅甫入外交部即有亮眼表現,時任總書記的胡耀邦一九八三年首訪日本時,演講稿即由王毅草擬,那時他剛入外交部,是亞洲司日本處一般科員。當時胡耀邦看到文稿只更動兩處,據說胡耀邦在稿子上寫了批語:「此稿寫得很好!」。

接下來,王毅經歷外交部各個職位,都創下該職位最年輕的紀錄。二○○一年,四十八歲的王毅升任副部長,成為外交部史上最年輕的副部長。

興趣多元 和年輕人打成一片

王毅喜歡讀書,看了許多文史與外語書。他也擅長書法,毛筆字寫得很好。喜愛登山的王毅,還是外交部登山協會的名譽會長。王毅具親和力,容易和年輕人打成一片,在外交部部長助理任內,兼任外交部青年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在部內年輕人當中,頗孚人望。

為因應朝鮮半島核危機,中俄美日南北韓等六國展開馬拉松式的六方會談。王毅擔任六方會談中國代表團團長期間,開始成為媒體追逐人物,裁剪合身的西服,一絲不苟的髮型,讓採訪過王毅的中國女記者直誇「王毅真是太帥了」。

王毅已婚,育有一女。岳父錢嘉東也是資深外交官,老丈人曾任已故總理周恩來的外事秘書,後任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代表團大使,現已退休。

王毅在外交部服務期間,不忘做研究工作,經常在一些刊物上發表文章,如中宣部主辦的《時事報告》等,每隔一段時間,都會看到王毅的文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