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心--看歐洲】西班牙馬德里的春天

滿謙 文‧攝影 |2009.05.18
704觀看次
字級

前往西班牙馬德里,為了巡視裝修中的新道場。一下飛機,意外地發現四月底的馬德里春天非常涼爽舒服,尤其沿途的花草樹木翠綠欣榮,讓人陶醉不已,每回到馬德里都是火辣辣的陽光酷暑迎接,去年冬天三次意外地下大雪,雪花飄得讓一向充滿陽光熱情西班牙人也歡喜叫好,而今天的春光明媚好風光似乎象徵著佛光新道場即將裝修完成,花鳥都在慶賀期待中。

馬德里的新道場是常住前年剛購置下來的,經過妙訓法師兩年多的奔走尋找場地,然後如海法師接任,以流暢的西文溝通找建築師和建商裝修,現任蘇秀琴會長的護持帶動全體會員努力籌募,方才能有這棟建築。雖然只有將近五百平方米的大小,在西班牙馬德里市已經是難遭難遇、稀有難逢,因為西班牙的建築一向多柱子,找了兩年多才終於找到,這棟沒有柱子擋住視線的建築可以作為大殿,讓信眾可以安心的共修。

如海法師陪同我巡視道場整個工程,雖然已經多次來看過,但是經過裝修後完全呈現不同的感覺,舊有工地的凌亂和現在莊嚴的大殿和教室、創意格局的滴水坊等,彷彿醜小鴨與天鵝的對比般,尤其大殿的方正格局和佛龕前的典雅圓弧牆背,令人大為讚歎,大殿屋頂明亮採光,可以不需開燈共修至晚上九時,未來可以大大節能省電,牆壁的四周角度彷彿用直尺量出來刷成的,可以看出西班牙工人非常用心裝修,因此工程品質非常好,這與過去所聽說西班牙人浪漫的性格完全不同,看來印象與實際有落差的。

繞完整棟建築,看到這棟莊嚴的道場即將完成,不禁為西班牙的信眾們歡喜,期待了十餘年,終於將有個修身養性的慧命之家了,多麼值得欣喜呀!

在海外一棟道場的建設是相當不容易的,尤其是歐洲的資源相當缺乏,人力物力不足之下,各國信眾等待十餘年甚至廿年方能等到道場完成,而剛剛開始去開山的法師更是歷盡艱辛,例如早期的瑞士佛光山因為天氣太冷,道場是由木材工廠改建的,一到冬天就要不停地走動,停下來人就會凍僵,曾經警察也來勸導說這樣會「凍死的」,並幫忙找房子要法師搬家,但是抱著如船長「與船同在」不棄船的精神,法師們還是堅持固守道場,咬著牙撐過去。曾經發生過一件趣事,晚上太冷,小老鼠也跑進薄薄地棉被中取暖,無意中一個翻身小老鼠就被壓死了,弄得法師哭笑不得,趕緊為其誦經回向。

德國佛光山開創前,初到柏林的法師,手上抱著佛像,借住在信眾的車庫裡,走路和騎腳踏車去弘法度眾,也是歷盡千辛萬苦方能籌募出一棟道場。

曾經在紐西蘭南島的舊道場也是老舊的教堂,偌大的道場整棟的暖氣管相當耗電,負責的法師捨不得花費太多電費,因此就沒有開暖氣,連腳趾頭都凍傷變成紫色,最後不得不將全部腳趾甲拔掉治療,聽了令人既感動又不捨,但這就是佛光山法師海外弘法的精神,看到一棟棟莊嚴的海外道場的背後,可知是多少的艱辛努力而成。

這兩年多來,相當「幸運」的我,一調到歐洲就有四個工程要去完成,增購裝修西班牙馬德里道場,已籌備五年的奧地利維也納道場要興建,未來將成為歐洲總部的大巴黎佛光山籌備和目前的十三區舊道場要規劃重建,與過去一棟道場完成後方建另一棟建築不同,許多人問經費龐大該怎麼辦?我說看著辦!深信只要努力,因緣一定能夠成就的,正如四川那個窮和尚一個缽、一枝竹杖也能完成到南海取經。有時候我也自我解嘲現在是「債多不愁」,因為這麼多工程,各地要籌募的經費相當龐大,煩惱也過一天,快樂也要過一天,不如就放輕鬆些去努力,每天太憂慮,反而讓大家也壓力重重,那又何苦呢?慶幸的是因為道場的建設不易,因此歐洲各道場的各國法師和信眾們都非常珍惜這難得因緣,大家都能發揮「佛光歐盟」同體共生的精神一起來努力,這是這兩年來最值得欣喜的一件事。

真開心西班牙馬德里的春天終於到來了!邀約大家下次到馬德里的佛光新家參訪,體會一下西班牙的藝術浪漫氣息。



(本專欄每周一刊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