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推動技職教育全面證照化

 |2009.05.15
1428觀看次
字級

考季將屆,大批學生又要面臨國中基測、大學指考等升學考試的考驗以及選填志願的抉擇。日前教育部宣布,要推動技職教育全面證照化制度,這是對技職教育的肯定,也是國內教育價值認知轉向的重要政策。

長久以來,和高中體系比較,高職、二專四技等技職體系的學校一直被視為二等學校、學生出路與待遇也不如依循高中、大學畢業的學生。技職學校教授的鈑金、車床、水電維修等,被稱為「黑手」;美容、美髮、美工等則是次等行業。不論是學校或學生,在社會上地位就是不如人。

這種「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現象,近年在國內出現轉變;尤其在景氣不佳的年代,技職教育的價值反而顯現,愈來愈被肯定,部分努力提升辦學品質的高職,其國中基測錄取分數直追、甚至有超過社區高中的情形。

教育部決定推動全面證照化,鼓勵每一個學生取得與所學相關的證照,一方面證明個人除了課本,也有進入職場的基本技能。另方面,對企業界而言,一紙證照也可做為用人機構的初步篩選標準。此一政策若能真正落實,技職教育發展一定能更蓬勃且受到肯定。

教育部推動技職教育全面證照化,還有一個重要前提,希望企業多多提供實習機會,讓學生在畢業前,有進入職場實習的機會。如此,證照的功能就更有實用價值,而不只是代表術科考試的結果而已。

但目前各行各業都實施人力緊縮,正職人員都被裁員減薪,企業根本無心也無力進用新人,何況是生產力低的實習生。之前就傳出,高職的建教合作名額與經費頻遭合作企業裁減,甚至全部取消。

如果不解決這個問題,教育部推動技職教育證照化的成效難免會打折。

技職教育體系要教出好的學生,師資也要相對提升,尤其要有足夠實務經驗的老師。但近十年來,過去的技專紛紛改制科技「大學」,導致教師們為了升等,無法兼顧,只好放棄實務經驗,一窩蜂做研究、寫論文;教育部對學校的獎助,也改為「數論文」。種種做法都與技職教育發展的宗旨背道而馳。

在歐洲,如技職教育發展完善的德國,其專業技術人才的品質備受肯定,優秀人才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和一流大學的畢業生相等。很重要的原因是,教育政策要求學生一定要考取證照,政府也立法規定企業每年要提供一定的實習名額,並規定教師除了要有博士學位,還要三到五年的實務經驗。有了這些完整配套措施,才塑造了德國舉世聞名的技職教育。要仿效德國的做法,不是朝夕可及,但教育部必須邁出第一步。

技職教育被肯定,其意義不只是還給學生尊嚴與出路獲得改善,技職教育水準的提升,也意味工商業與服務業可以得到更高品質的基層從業人員,整體社會的生產與生活品質也因此相對提高。技職教育全面證照化,是從就業金字塔的基礎開始堆高的重要政策,教育部應加速推動,整個社會更應給予支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