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著坐在輪椅上的老媽去逛市場,逛著逛著,看到一件很雅致的唐裝,忍不住就買了下來。回到家,打開衣櫥,就著鏡子興沖沖試穿的時候,老媽在一旁笑著說:「人啊!真是好奇怪,衣櫥裡的衣服都快滿出來了,可是只要看到喜歡的,卻仍忍不住購買。」老媽開玩笑的話如醍醐灌頂,令我羞愧得無地自容。
聽聞佛法,明白痛苦的根源在於無明欲貪,也努力的想克服欲貪,有時覺得自己已能氣定神閒,心無雜念了,但是稍一放逸,欲望就像滿坡生長的灌木,醜陋不堪。
想想只要內心有欲望,就免不了有愛取,有愛取,當然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全如影隨形接踵而來啦!在雜阿含經中,有一段佛陀對「愛取」很精彩的陳述:
「非眼繫色,非色繫眼;非耳繫聲,非聲繫耳;非鼻繫香,非香繫鼻;非舌繫味,非味繫舌;非身繫觸,非觸繫身;非意繫法,非法繫意;中間欲貪(愛取),是其繫也。」大意是說:不是眼睛愛看美色,也不是美色愛讓眼睛看……而是自己的欲望(因欲愛而想取得)才是那個黏著劑。因此,真正的問題不在眼見色,而在見色起貪。因內有欲貪,眼向外覓好色!即被魔繫縛。
往後,面對人間形形色色的人事物,當時時刻刻檢驗自己的內心,仔細確定一下:「那個人、那件東西我喜歡嗎?我竟在所見的對象(色)上起愛念嗎?」若果心存貪愛染著,就該自己警惕:「譬如有人火燒頭衣」,多麼緊張危急,自必趕快設法撲滅。就這樣嚴格控制,時時不放過自己,學會關閉根門,不隨物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