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國定佛誕節 閱讀圓滿的覺者

周慧珠 |2009.05.10
614觀看次
字級

編按:廬山煙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至到來無一事,廬山煙雨浙江潮。若說人生如戲,青春舞者演出的生命探尋的激情,這當中有著對生命與社會擔當的自我期許,令人動容、心嚮往之;「五四青年」如此,釋迦太子悉達多更是如此。閱讀過五四,我們閱讀圓滿的覺悟者—佛陀,也算是生命修學的更上層樓。


「五月裡薔薇處處開,五月裡薔薇處處開,胭脂淡染、蜀錦新裁,霏紅疑是晚霞堆,蜂也徘徊、蝶也徘徊,五月裡薔薇處處開,五月裡薔薇」--韋瀚章的《五月薔薇處處開》

五月,正是年輕;五四的青年燃燒的生命正如五月綻放的薔薇,所以說,五四永遠不老,李歐梵教授說,五四時代時間的壓縮性很大,那時代青年的生命節奏充滿了戲劇性。雖然五四青年在五四運動當時並未有最圓滿的成果,但那個歷程,那份激情,成就了傳遞就石載而不衰的「五四精神」。

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眾生令離垢,同證如來淨法身。

五月,正是年輕,五月十一日是母親節,也是國定佛誕日。佛教釋迦太子悉達多的修行,也正是年輕生命的鍛鍊,而且是一種極致的鍛鍊,因此他「成佛」了,也就是「成為一個圓滿的覺悟者」。佛陀的教法是它親自證實的,祂不希望大家只遵循奉行他的教法,所以在《金剛經》裡,他說他沒有說法,佛陀希望人人都能向他依樣去實驗、檢核自己的心和行為,他說「諸惡莫做,眾善奉行」,還要「自淨其意」,這才能讓自己徹底的覺悟;所以,佛法是佛陀的教育,任何人的學佛過程,必然是永遠的青春,是走詳圓熟的生命過程。


佛陀傳記出版

單德興教授在《佛陀:喬達摩的人生旅程》導讀中提及,在世界各大宗教中,為佛陀立傳則比為耶穌或穆罕默德立傳更加困難,因為佛陀原本無意創立任何宗教,遑論成為教主,只因不忍眾生苦,所以在澈悟之後的四十五年間,四處弘化,將自己的修行心得與證悟之道(如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與有緣人分享,協助他們離苦得樂。

至於佛教的經典,一開始並無撰寫成文的經典,而是佛陀的追隨者在他滅度後,才透過結集合誦,經眾人審定,分別部類,編成次第,是為經、律、論三藏;而且結集大會先後兩次,相隔多年(南傳佛教尚有「第三結集」之說),所審定的經典原先只是心念口誦,後來才有文字紀錄,而上座部的巴利文經典雖然「不是『三藏』的唯一版本,卻是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經典」。

再者,佛法主張無我,經典裡不凸顯個人的事蹟與色彩,「關於佛陀生平的故事缺乏連續性」,甚至「在佛陀的傳法中,有二十年的時間沒有任何事蹟記載」。

但是,歷來的佛陀傳記不少,台灣出版的佛陀傳記,中央研究院就收藏了國人撰寫或翻譯的數十種。陳又新先生在《藏傳釋迦牟尼佛傳》的導讀中也指出,「當前世界學術界對於釋迦牟尼佛傳記的重新撰述,無虞上百種」,包括:「美國高樂斯的《佛陀的綸音》,日本中村元的《瞿曇佛陀傳》,副島正光的《釋迦其人及其思想》,池田卓然的《新譯佛所行讚》,武者小路的《釋迦》,常盤大定的《佛傳集成》,高楠順次郎的《釋尊的生涯》等等。」

台灣書坊裡由佛教高僧撰寫的佛陀傳佛陀傳記,包括星雲法師的《釋迦牟尼傳》(佛光),英籍髻智比丘根據巴利藏經撰寫的《親近釋迦牟尼佛》(釋見諦、牟志京譯,橡樹林),越南裔一行禪師根據巴利文、梵文與漢文佛典撰寫的《一行禪師說佛陀故事》(何蕙儀譯,法鼓),甚至十五世紀末格桑曲吉嘉措根據藏傳佛教經典編寫的《藏傳釋迦牟尼佛傳》(達多譯,商周)等。此外,也有佛教徒與佛教學者所撰寫的,都是傳讀不衰。在這多苦的娑婆世界,人人想離苦得樂,於是希望在傳記中尋找方法。



【佛陀傳記書單】

釋迦牟尼佛傳

星雲大師

佛光文化

1954(民國43年)大師著作《釋迦牟尼佛傳》出版,以白話傳記體書寫,簡潔易懂,是佛教界第一本精裝佛書。

釋迦的一生

作者:李映荻譯

牧童出版社

1979出版

藏傳釋迦牟尼佛傳

作者:格桑曲吉嘉措 

譯者:達多

出版:商周

出版日期:2003年10月12日

佛陀的女兒--南傳佛教大修行人的傳奇心靈

作者:艾美‧史密特(Amy Schmidt)

譯者:周和君

出版:橡樹林文化

出版日期:2003出版

釋迦牟尼佛

作者:曹銘宗、林麗芬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6年11月28日

漫畫世界名人傳記(1):釋迦牟尼

作者:陳惠操、羅永基

分類:漫畫/歷史‧傳記 叢書系列:漫畫世界名人傳記1

出版社:牛頓圖書 出版日期:2009/3/31

佛陀:喬達摩的人生旅程

作者: 凱倫.阿姆斯壯 Armstrong, Karen

譯者:林宏濤

出版: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9/04/29

釋迦牟尼的故事

作者:亞當斯.貝克夫人

譯者:趙煒征譯

出版社:好讀

釋迦牟尼傳

譯者:董學昌

作者:武者小路(日)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悉達求道記(流浪者之歌)

作者:赫塞

譯者:徐進夫

出版:志文

出版日期:1984年08月30日



【關於浴佛節】

每年農曆四月八日,為紀念佛陀誕辰,佛弟子都會舉行一次規模盛大的法會,會中製作一個花亭,亭中安置誕生的佛像,大眾於禮拜並以香湯灌沐,藉香花淨水灌沐佛像的儀式,提醒自己外離身垢、內離心染,保持身心清淨,啟發內心的慈悲與智慧,這即是浴佛的真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