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佩玲擅長「下出輪」指法,音色細膩圓潤,音樂感染力強。除了深厚的傳統功底之外,對於現代創作音樂的演奏與詮釋亦頗有心得,經常為現代作曲家瞿小松、羅永暉、潘皇龍、李子聲等人發表新創作樂曲,是位兼具傳統與現代的優秀演奏家。
除了在獨奏的領域孜孜不倦之外,鍾佩玲在琵琶音樂的教育與推廣也相當地積極,在大專院校教導相當多的音樂人才,教學相長是她堅持的信念。鍾佩玲以演奏台灣音樂為己任,身為現代的演奏家,除了琵琶傳統樂曲的專精之外,發表現代作曲家的作品與少為人知曲目的再挖掘,在她心中認為是最迫切需要。因此,她不斷地嘗試與拓展新的表演形式與演奏全新的樂曲。她相信唯有不斷地嘗試、努力與自我挑戰才可使音樂更臻成熟,這也是鍾佩玲一輩子堅信與努力奮鬥的目標。
鍾佩玲指出,琵琶最基本指法:彈指、輪指,五個手指頭像車輪一樣轉,指法就是一種技巧。琵琶指法分兩派,一派是「上出輪」,是正輪,由食指開始,然後中指、無名指、小指、大姆指,另一派是「下出輪」是反輪,由小指開始。大部分都受大陸影響學「上出輪」,王正平表示,兩種指法彈的好都一樣,彈的好音樂都好聽,「上出輪」演奏有顆粒性,打出去力量比較大,「下出輪」則比較細膩,因為小指開始本身比較沒力氣,風格有點不同,但彈到後來沒有差別,都是要求漂亮音色,達到音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