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紅衫軍與政府的對峙雖已落幕,但外交部發布旅遊警示的作法,值得檢討。
首先,旅遊警訊應該提早,雖然外交部一直強調,紅衫軍活動是針對政府而不是觀光客,但群眾運動難以控制,萬一失控誰能保障遊客的安全?
還有,外交部解釋,我國旅遊警示的制度與其他國家不同,多了一個燈號制度,但那是針對整個國家的旅遊警示,不是局部地區,外交部當時表示,將密切注意情勢發展,如果紅衫軍的抗爭活動持續升高、擴大,也不排除把旅遊警示由黃色提升到橙色,就是建議國人不要去泰國;但是如果不及早預告,若旅客身陷泰國暴動中,政府要如何營救?
此外,也因有不同警訊,旅行社的退費標準也不一,外交部後來雖發布橙色燈號,但在泰國局勢最危急時,卻遲遲不發布紅色警訊,令人疑有保護旅遊業者之嫌。
希望政府部門今後能以民眾的安全為優先考量,應依情勢提早發布警示,以保障國人旅遊安全。
黃柏霖(高雄市/市議員)
在泰國紅衫軍發動抗爭時,包括香港、英國、澳洲、加拿大等都發出旅遊警告,我外交部也發布黃燈警示,呼籲國人盡量不要前往曼谷及周邊地區。
我國旅遊警示比其他國家多了一個燈號制度,但那是針對整個國家的旅遊警示,不是局部地區,問題在於黃色警示燈號,旅行社只退回兩、三成團費,旅客損失很大,多位團員受訪時都說,要錢或要命賭一回,「危邦不入,亂邦不居」,這種陷國人於自求多福的措施,是要維護非邦交國家的關係?還是要維護旅行社出團的利益?
外交部與觀光局必須有明確的警示,好讓出遊的國人作選擇,否則萬一發生意外,再多解釋與道歉都為時晚矣。
黃直言(南投市/貿易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