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明恒企業」到「立明企業集團」,創辦人也是集團總裁的劉招明,三十五年來的腳步,從台灣一路走到泰國、印尼、澳洲及中國大陸而成為跨國企業,「情義、包容」的企業文化,加上優質產品的口碑,即使面臨金融風暴,立明集團的經營絲毫沒有受到波及,這何嘗不是劉招明惜福積德、廣結善緣的見證。
組織管理因地制宜
劉招明於一九七七年創立明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專營製造進出口紡織化工原料,如紡織漿料、助劑及染整助劑等產品,一路擴展成「立明企業集團」,總公司就設在台南市,關係企業分布於台灣、泰國、印尼、澳洲、中國大陸等五大地區中,光大陸就有青島、上海、廈門三個據點,超過二十三個辦事處。他對於跨國經營,絕不故步自封,在大陸有大陸的組織管理,到了印尼又有印尼的管理法,隨時因地制宜的組織管理,隨著時間證明立明獨特、穩重的企業形象。
跟隨政府放眼全球
這樣一個跨國企業,隨著時代與經濟環境而變動,所經營的投資項目日漸多角化。關係企業與業務遍及全球,特別是在東南亞漿料及染化料市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劉招明表示,一九八九年政府喊出傳統產業要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全球,當時「明恒」在整個經濟變遷的大環境下,決定走向國際化,一九八九年到泰國,一九九一年在印尼建立分公司及工廠。在事業穩定發展後,舉家移民澳洲,一九九三年拉到大陸經營投資,並派遣資深的幹部帶領當地的人才發展新的一片天。
認同人間佛教理念
「能夠堅持好的、對的、善的,就能往光明去。」劉招明說,他向星雲大師學習到「有情有義、歡喜融合;尊重包容、有容乃大」,也成為所有集團成員奉行的企業文化與人生哲學。他移民澳洲後開始接觸佛教,在學佛、聽聞佛法中,對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提倡的人間佛教非常認同,進而以身作則把「有情有義、尊重包容」當作企業集團的文化。
「立明」幹部對員工有情有義,不僅栽培了許多專業人才,更培訓出一支堅強團隊,所奉行的有容乃大精神與儒家的忠恕仁義思想,員工感受到公司的重視與照顧,乃至公司獲利過程中,不論是對員工或客戶,都以「情義」做基礎,公司同仁上下一心互相砥礪,展現集體創作的昇華力量。
從國中老師成為跨國集團總裁,劉招明散發出忠厚穩重的氣質,身上一點霸氣都看不到,他沒有「生意人」的口才,但他卻能獲得國際客戶的信賴,建立了朋友的友誼,讓事業蒸蒸日上。
劉招明自謙「以一招半式走天下」,那一招半式得人心的法寶,正是知足感恩、惜福結善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