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家親」排練現場。
【本院訊】為了讓來自世界各國參加第二屆世界佛教論壇的佛教界代表,對台灣留下深刻的印象,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佛光山大慈育幼院、佛光山台北青年團及佛光山普門中學學生在閉幕典禮上,共同表演了「世界一家親」的舞蹈節目。
舞蹈是人類最古老的藝術之一,融合了不同的語言、文化、歷史、宗教與藝術;星雲大師將佛教經典中對於舞蹈的意義,歸納成:做為弘法利生的方便、表達供養三寶的誠心、表達鼓舞勉勵的心意、表達聞法歡喜的感受。《八十華嚴.入法界品》載,善財童子參訪普救眾生夜神,請教他如何修行,夜神述及過去世曾以歌舞供佛,佛陀放眉間光遍觸其身,因而得到法界方便不退藏解脫門。由此可見,舞蹈也是一種修行法門。
「世界一家親」整個舞蹈、動作架構是由佛光山大慈育幼院師長們共同設計,再由目前在屏東講堂教授敦煌舞的莊鷹勳老師提出建議;整首曲目由「西藏舞」作為開場,中間穿插「街舞」、「非洲舞」、「西班牙舞」,最後是代表台灣但具有佛光山音樂特色的「山地舞」;無論是曲目的串連、動作隊形的變化,象徵著世界各族群的尊重、包容、融合與和諧,與星雲大師所提倡的「眾緣和諧」相契合。
發心為這場舞蹈作訓練的莊老師,面對來自不同團體,他表示,「看著所有成員從不會到整體呈現,雖然不是專業的人,但願意接受指導,學習的精神卻令人感動。」每一個人無不全力以赴的練習,一次又一次的重來,汗水不斷地滴下,口渴了、身體累了,沒有聽到任何的抱怨,一切只為了努力成就這場難得殊勝的盛會。
對於叢林學院女眾學部同學而言,這樣的舞步是狂野的,但大家拋下了我執,勇敢地展現舞蹈精神中的力與美,練習的過程令人讚嘆,也有些的不捨;目前就讀弘法行政系的許秀晴同學表示,「同學幾乎沒有舞蹈基礎,大家從一開始的排斥,到現在的完全接受,除了要感謝莊老師耐心地教導、學部學務處妙南法師不斷地鼓勵,最重要的還是同學們願意放開自己的心,因為,只要我們用心,一定可以做得到。」
就讀佛教應用系的鄧雯穗同學,對於擔負著同學們練習的重責,他說:「盡量將自己所會的教大家,雖然我們不是專業人士,但大家都很努力學習,更期許所有人能把握這次殊勝的因緣,因為,也許這是我們這一生中唯一的一次。」
(佛教應用系‧林淑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