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和悅的微笑,一句誠懇的問候,一杯溫熱的茗茶,應該是所有來過叢林學院授課老師最深的印象。
為了培育全方位的弘法人才,大師曾提及當年擔任叢林學院院長時,不辭辛勞,克服種種困難,禮聘各界知名法師及教授,到山上為學院的同學授課,他經常提前至頭山門,等待外聘老師的到來,然後再一起陪著老師談論教學方針,同學們學習的狀況,絲毫不敢有半點怠慢。
延續過去尊師重道的美德,現在每天早齋過後,就會見到負責「知賓」工作的同學,開始忙著沖洗杯盤,準備老師第一堂課的茶點,為了不讓老師上課時手中留有粉筆灰,知賓會將平日的毛巾摺成四方如豆腐般的擦手巾。來自越南的黃玉慶泉同學是上學期的知賓,他說以前喝茶,只要將茶包丟進水裡就算是泡茶,但自從他擔任知客後,他知道如何泡出一杯甘甜的好茶,在擔任知賓的那段期間,他表示,只是想用最好的東西供養老師,他會貼心地為晚上授課的老師泡上一杯「老茶」,有時遇到比較年輕的老師,會來杯玫瑰茶或黑麥汁。
這學期被老師開牌擔任知賓的江妙素同學,平日也沒有喝茶的習慣及泡茶經驗,對他而言「泡茶」是一種全新的學習,他語重心長地說:「泡杯好茶,不容易!」因為泡茶不能只依顏色判斷,太濃了就會澀苦,泡好的熱壺,必須半開半掩,讓熱氣透出來;他靦腆的表示,這學期有機緣擔任「知賓」工作,會直下承擔、認真學習。
從事新聞工作八、九年,最後選擇至叢林學院教書的彭懷真老師,第一次接觸學院的學生時曾驚訝地說:「佛學院的學生怎麼跟我想的不一樣,怎麼每個人都那麼快樂!」她說知賓很細心,會記住她所能喝與不能喝的,有時還會主動詢問,但有時難免會有些小瑕疵,盡心盡力就好,她期勉同學,用一顆「歡喜心」來迎接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