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國 馬爾地夫發豪語:10年完成!

吳佳珍/整理報導 |2009.03.22
605觀看次
字級


全球暖化速度遠超過兩年前預測之際,終於有國家領袖決定積極作為,爭取生存的希望。印度洋國家馬爾地夫總統納希德日前宣布,馬爾地夫將在未來十年內全面改用再生能源,為減碳盡一分心力。

馬爾地夫地處低漥,三十八萬五千人居住在海拔不到兩公尺的土地上。專家表示,馬爾地夫可以說是處在氣候變遷的前線、全球最脆弱的國家,如果再不採取行動,馬爾地夫本世紀就會沉入海中。二十世紀期間,馬爾地夫部分列嶼周圍海域的高度,已經上升了近二十公分。

再生能源 椰殼發電

面對海平面不斷升高的危機,去年底當選總統的納希德著手宣布「碳中和計畫」,由古鐸與林納斯兩位英國氣候變遷專家合作研擬,目標在二○二○年前,幾乎全面排除石化燃料的使用。

計畫包括建造一百五十五個大型風力發電站、半平方公里大小的太陽能板屋頂,以及以椰子殼發電的生物質能電廠;電池銀行將在沒有風力或太陽能時提供後備電力。

這些乾淨的電能不只提供住家與公司行號電力,也可當作車輛的動力,使用汽柴油引擎的船隻與轎車將逐步淘汰,由電力船或電力車取代。

氣候難民 展開自救

領導計畫的古鐸表示,馬爾地夫可以單純放棄,宣稱自己是「氣候變遷的難民」,但新政府卻積極請他們幫忙進行近乎零碳經濟的計畫。「我們不想妄稱計畫很容易落實,但我們認為,打造近零碳的馬爾地夫是相當實際可行的挑戰。」

馬爾地夫並非全球第一個進行國家性碳中和計畫的國家,挪威也打算在二○三○年前成為零碳國家。不過馬爾地夫更具雄心,不僅設定十年期限,更以「本地經濟全面減碳」為目標;挪威允許企業以海外造林投資抵銷國內碳排放,相較之下略遜一籌。

馬爾地夫這項碳中和計畫,預估每年耗費一億一千萬美元(約台幣三十七點七億元),不過,往後可望迅速回收成本,因為一旦計畫執行,馬爾地夫就不用再進口石油供發電與運輸等。如果油價升高到每桶一百美元,成本可以在十一年內回收,但若以目前的油價計算,恐怕需要花上二十二年才能平衡損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