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長廊】 古代國定假日 章文龍 |2009.03.16 語音朗讀 62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中國古代法定或官定的節假日,不僅其名目較之現代為多,而且休息時間也比現今要長。自漢代起,冬至、元旦、寒食即被定為三大節假日,每年逢冬至、元旦和寒食節時就各休息七天,全年共計為二十一天,通常均為節前休三天,節後休四天。明朝永樂年間,為慶祝天下太平,明成祖詔定以上元(正月十五)為「燈節」,放假十天。據明代《萬曆野獲編》書載,這一習俗「至今循以為例」。可見,終期一朝,官吏們一年裡可不理事修身養心三十餘日。 前一篇文章 【棋聯妙對】 象棋與對聯 下一篇文章 【有此一說】狗也有左撇子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4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5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6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7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8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9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10【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書藝心語】一心一意【遊藝筆記】落霞與孤鶩齊飛【大江南北】 天下無橋長此橋──泉州安平橋【寬鼎畫語】 諸法空相【光影紀事】 北門家政女學校之裁縫課 【時光隧道】 新芳春茶行:大稻埕飄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