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到自然醒,應該是人生美好的事。一般人不吃東西,撐個十來天都沒問題,但要人連續三、五天不闔眼,可是不容易辦到的事。有人認為賴床是一種幸福,但偏偏多數時候你就是不能賴,究竟一覺睡到自然醒的秘訣為何?
好睡眠強化身體機能
關於睡眠的重要性目前有好幾個理論可以解釋,除了睡眠是為了讓身體休息、減少能量消耗外,在睡眠時,身體損耗的細胞會開始進行修補;同時,會經歷不同的周期,每一個周期都會對腦部產生不同的作用。
深睡對身體的修復很重要,人如果有足夠的深睡,睡醒時就會覺得身體休息足夠。因此,睡眠對腦部、對身體的各種功能都很重要。
長期睡眠不足會發生哪些後果?睡眠不足最明顯後果是導致白天的表現很差,甚至會有意外。研究發現長期睡眠不足會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免疫力,生病較不容易好等。最近也發現睡眠不足的人血糖的控制較不好,甚至較容易肥胖、消化方面常有胃腸方面的疾病。
對小孩來說,睡眠不足會影響小孩的生長荷爾蒙,因為小孩的生長激素是在睡眠的前三分之一期間分泌的,當深睡期不夠時,就不會分泌生長激素,可見睡眠除了精神上的滿足外,對身體健康上的影響也很大。
抓準技巧 輕鬆不賴床
不同年齡有不同的睡眠需求!每個人受到基因的影響,睡幾小時最好都不太一樣。平均來講,大約一個人睡眠時間約七至八個小時,但這個數字往往隨著社會演變,愈工業化的國家睡眠時間往往愈縮短。
睡眠時間究竟需要多久?不僅取決於個人的需要,還來自於社會環境的影響,最好的標準取決於你平日睡醒後的感覺,包括︰精神好不好、日常生活會不會受影響等。
如果下午容易精神不好,建議可以小睡一下,但最好不要超過半個小時,睡超過兩個小時以上會更累,因為進入快速動眼期(REM),那時起來反而會覺得更累
一般來說,小孩子需要比較多的睡眠,因為他們的身體與腦細胞都在成長。剛出生的嬰兒一天當中大部分都在睡覺,而且有較多REM的周期。隨著年紀愈來愈大,睡眠的時間會愈來愈短,十八歲以後直到老年,所需要的每天睡眠總數應該是差不多的。
許多人以為老年人不用睡那麼久,其實這是不對的觀念。老年人需要的睡眠與成年人一樣,只是老年人的睡眠會變得很淺,很容易被打斷,白天常需要補充睡眠。
能肆意賴床不起也許人人都想,但無奈地必須在某個時間被迫離開溫暖的被窩掙扎下床。以下幾個叫你起床的建議,讓你可以輕鬆的告別賴床:
◎提早上床時間
為什麼賴床?專家都會說,睡飽了自然起得來,造成賴床最主要原因是睡不夠,睡飽就不需要賴了。因此,固定時間睡覺、起床、睡足自己所需時間,是趕走賴床最基本的方法。
想要改變不健康的生活型態,擁有固定睡眠時間並不難,每天試著提早二十至三十分鐘上床,第一天睡不著沒關係,再試第二天,到能入睡了,隔天再把上床時間往前調,通常不需一個月,就可以找到自己的睡眠節奏,順利建立新的睡覺、起床模式。
◎讓早晨陽光叫你起床
睡前,將窗簾稍微拉開一些,這樣隔天早晨的陽光能透過窗戶照進來,告訴身體:「該起來活動了」。如果是照不到陽光的房間,可以利用時間一到就會亮的照明設備,選擇柔和一點的燈光,不要用刺眼的光線,讓人一早就被照得不舒服,更不想起來。
◎善用鬧鐘叫醒你
為了幫助起床,可準備二至三個鬧鐘,鬧鐘設定的時間與地點不要相隔太近,例如只隔五至十分鐘,如此很容易立刻伸手又把它按掉,迷迷糊糊倒頭又睡。時間相隔二至三十分鐘,第二個鬧鐘設的是非起來不可的時間。如果碰巧遇到熬夜,肯定隔天早上爬不起來,別忘了家人、朋友的morning call可是最好的鬧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