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義:
在描述事情時,把原來的性質,轉變成另一種與本質截然不同的事 物,這種修辭法稱為「轉化」,有擬人為物、擬物為人、擬虛為實 等,又可稱為「比擬」、「假擬」等。
(二)功用:
轉化的修辭可讓讀者有親切生動的感受,並使筆下的事物產生鮮明 的印象。例如:怯伶伶的小雪球是探春信的小使,鈴蘭與香草是歡 喜的初聲。(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橋)。「怯伶伶」擬物為人,是「小雪球」的人性化;「歡喜的初聲」也是擬物為人,使「鈴蘭 與香草」人性化。總之,善用轉化修辭技巧,是我們在形容事物時 ,最佳的選擇之一!
(三)分類:常用的類型如下:
類型 |
說明 |
舉例 |
擬人 (人性化) |
是指在文句中,將物當作人來描述,使筆下的物體有人的行為、思想和感情。 |
舊的路衰老了、毀壞了。(艾雯.路) →擬物「舊的路」為「衰老的(人)」。 |
擬物 (物性化) |
是指在文句中,將人當作物來描述,使筆下的人物有物體的特質。 |
相處時間一久,學生們都知道老師看到成績不佳時的黑色情緒。 →擬「黑色情緒」為人們生氣時的情緒。 |
解答:A1. B2. C1. D1. E2